当代书评丨77岁退休老师历时7年画民俗 只想回答“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封面新闻 2019-01-03 16:16 32616

封面新闻记者 施诗晨

《蜀中风俗图咏》摆放在杨麟翼画室的显眼位置。与墙上挂着的国画代表作不同,这本全面展示了清末至民国时期巴蜀大地的民俗、民风的精品图书里,杨麟翼创作了150幅民俗工笔画。

他说,这是一件有使命感的事情,“消失的民俗恰恰是塑造我们民族性格的东西。实际上,我们父辈祖辈勤劳、朴实、认真等等的民族品质都是体现在生活中间的,通过民俗可以反应。而新时代的东西之所以有价值,也因为有旧时代的比较。套一句现在流行的话,我觉得从了解民俗中可以探寻,‘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杨麟翼

时代翻开了一页又一页,而今年77岁的杨麟翼把民俗绘画,当成是自己的时代表达。

这种表达的自觉性始于2001年。2001年,杨麟翼从四川美术学院退休,逐渐退出了教学的三尺讲台。和许多人不同,杨麟翼对退休生活充满了期待,因为将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用在创作上。

“退休以前,我工作的主要重心都是在教学,一个教书匠最关注的就是能在专业上交给学生什么”,退休后,仿佛像补偿一样,杨麟翼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到了绘画创作上。2002年,他开始尝试创作民俗绘画。虽然没有正式的规划,但在密密麻麻的铅笔小稿里,杨麟翼找到了热情。他时常坐在画室,像放电影一样地去回想年幼时的生活,再用画笔描绘出来。

逐渐他确定,这就是自己想表达的东西。2011年,他决定和两位挚交同行一起通过绘画,系统记录巴蜀民俗文化。然而打击接连而来,两位挚友因病相继去世,“他们是最常陪我喝茶、聊天、作画的朋友,相互陪伴了多年……我变得不敢想这套画”,杨麟翼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摆摆手,没有说下去。

杨麟翼向记者介绍民俗插画

但杨麟翼坚持将民俗画了下去,“我想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真正想做的事上来”,直至2014年,《蜀中风俗图咏》筹备规划,他成了不二人选。

那是一段“比较寂寞”、“比较孤独”的时光,杨麟翼坦言。除却一些别的邀约,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他将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于民俗画创作。“最大的困难是前期收集的资料不够”。特别是在一些杨麟翼不大熟悉的劳作方面,“比如你看这幅《打锅盔》里的锅,锅的沿边是平的,可我之前不知道呀,就把它画成带锅壁弯曲的了”。

而这又是杨麟翼最希望着力表达的部分。在他看来,人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如果能够细致全面地反应父辈们地生活和劳作,就可以让年轻一辈了解以前生活劳作的艰辛,“补凉席、补锅、补碗,这些执着、认真、勤劳、朴实的劳动意识,和匠人精神,都是非常值得我们现在人继承的。让大家知道以前生活的苦,才更能让大家知道现在新时代生活的不容易,才能更珍惜这些甜”。

为此,杨麟翼一有空就钻进书店,买下了很多书和老照片,琢磨每个方面的细节,“绘画要感人,最怕是镀假”。

另一方法是带着目的性地去聊天。那段时期,杨麟翼遇到比自己年长的人,都会凑上前去聊上几句,然后再把话题引到自己出生以前的生活上去,最后一并记下来,作绘画的素材。

杨麟翼创作《蜀中风俗图咏》的画室

与此同时,杨麟翼保持着创作的状态。后来,为更专注地完成作品,杨麟翼每周选择五天,持续地前往画室作画,这一坐,就是从早上九点到下午的五点半。这种模拟上班的打卡持续了将近一年,“一个人都没有,我可以一整天不说话”,显然这清苦而孤独,茶和cd成了杨麟翼仅有的陪伴。

但现在想来,杨麟翼却不以为苦。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真正喜欢的事情上,他既倍感值得,又觉得慎重,“画完了之后,我舍不得交,担心仍有错漏和遗憾,花了一年的时间来修改,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必须要交了,因为还要加上文字描述的部分”。

文字描述的配合一定程度上让杨麟翼宽心了不少,“我很感谢袁庭栋老师,有了文字的诠释,合作起来感染力就更强”。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19-01-06

    执著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