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书评|​为蜀女皇后重塑金身——序奉友湘《蜀女皇后》

封面新闻 2019-01-01 16:35 39291

文/李后强

奉友湘先生,著名的资深媒体人,曾任多家报纸的总编辑,我们习惯称他为奉大哥。他厚积薄发,这些年不断给我们惊喜,去年初出版的影视文学作品《交子》,把成都商人发明世界最早纸币的故事惊艳地呈现给世人,着实在各种媒体上炫酷了一把,让咱成都人、四川人完全彻底地骄傲了一回!

就在《交子》还炙手可热之际,奉大哥又将这沉甸甸的《蜀女皇后》书稿送到我手里。书名瞬间抓住我的眼球,我急于想知道,这个“蜀女皇后”到底是何方神圣,有何神迹?哦,原来是宋真宗刘皇后,铁板钉钉的四川成都华阳人!那就更必须读了!

其实刘皇后在四川的名气并不大,甚至许多川人都不知道她是咱资格的四川老乡,成都老乡。因为她14岁时就远走当时北宋的首都开封,在家乡留下的影响几乎为零。以至在2017年四川历史名人的评选中,刘皇后不仅名落孙山,甚至连提名都没有。可见,她不仅在四川百姓中,而且在四川社科界的影响都极小。

这让对刘皇后颇有研究的奉大哥很不服气,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有吕武之才,而无吕武之恶”的圣贤刘皇后,在家乡竟遭如此“冷遇”,实在太不公平!于是,他深挖《宋史》,博览群书,深入思考,精析细节,考证疑误,终于写出这本观点独特,视角新颖,拨乱反正,创新颇多的《蜀女皇后》。

一口气读完书稿,我认为,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亲近了刘皇后,甚至彻底颠覆了我们以往对刘皇后的认知。说得再直白一点,简直就是为刘皇后平反昭雪,重塑金身!从重要处着眼,我看本书至少有以下几大突出贡献:

《蜀女皇后》的第一大贡献是树人。本书充分地、全面地、深刻地、创新地发掘出了一个重量级的四川历史名人。按其对中国历史、对家乡四川的贡献,刘皇后即便放在四川历史名人中,也毫不逊色。在本书中华丽亮相的刘皇后,给家乡四川办了三件影响至今的大事:一是向宋真宗提出治蜀方略建议,包括分而治之,权力制约;能臣任蜀,便宜行事;与民同利,减负简税;教化蜀人,鼓励入仕;勤换禁军,防止勾结。宋真宗采纳了这些建议,为当时川峡四路的长治久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刘皇后的影响下,宋真宗即位后钦点的第一位状元便是四川阆中的陈尧咨;而陈尧咨的两位兄长太宗朝状元陈尧叟、进士陈尧佐相继当上真宗、仁宗朝宰相,与刘皇后对他们的重用直接有关。二是将川菜文化传播到中原。北宋时,现代的川、 鲁、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还没出现,只有南食、北食、川饭三大菜系。据历史记载,川菜是北宋时传到中原的,当时的京城开封就有很多“川饭馆”,专卖川菜。但究竟是谁开创了这个先河呢?没有记载。本书中,第一次将传播川菜文化的第一人确定为刘皇后。刘皇后当修仪时,由于当时皇后空缺,奉真宗之命主持后宫事务。她从四川引进川菜御厨,首先在宫中掀起“川菜热”,继而影响更多的川峡人到京城开起川菜馆。川菜,遂从宫中时尚变成民间时尚,并广为流传。三是宋真宗去世后,刘皇后作为皇太后垂帘听政。她亲自处理了益州成都的交子风波,并于天圣元年(1023年)11月,批准成立益州交子务,负责纸币交子发行。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官方纸币发行及管理机构,相当于后来的“央行”。天圣二年2月20日(1024年4月1日),益州官方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正是具有远见卓识的刘太后的一纸敕命,让益州成都,成为世界上第一座使用纸币的城市。而直到公元1661年,瑞典斯德哥尔摩银行,才发行了欧洲第一张信用纸币。它的出现,比四川交子晚了600多年。仅凭这一对人类社会,对世界金融发展的伟大贡献,刘皇后就足以让许多帝王都“稍逊风骚”了!

《蜀女皇后》的第二大贡献是去污。本书为刘皇后辩污正名,洗清了她被民间传说蒙上的“歹毒皇后”的尘垢。令刘皇后蒙冤的渊薮,就是那个家喻户晓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这本是古典名著《三侠五义》中的一个虚构情节。说宋真宗时,刘妃与太监郭槐合谋,以血淋淋的剥皮狸猫调换李宸妃的新生男婴。真宗误以为李宸妃生下怪胎,将其打入冷宫。真宗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昭雪,迎李妃还朝。到清代末期,这个故事流传到上海,被改编成京剧搬上戏台,演出后轰动一时。后又被改编成评剧、豫剧、黄梅戏、吕剧等剧种,广为传唱。刘妃心肠歹毒,夺子杀人,陷害后妃,谋当皇后的“反面人物”形像被坐实。这个刘妃就是后来的刘皇后。

实际上,这简直是千古奇冤。据宋史记载,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刘德妃侍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亲加抚养。后来刘德妃成了刘皇后。真宗去世后,仁宗在12岁时继承了皇位。遵照真宗遗诏,刘皇后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噤若寒蝉。但刘太后仁慈厚道,当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时,刘太后将其由二品顺容晋升为一品宸妃。李宸妃病故,刘太后又以皇太后之礼给予厚葬。后来仁宗了解这一切后对刘皇后不仅不怨恨,而且大为感动,尊崇如故。

更加荒诞的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把包拯作为主角。其实此事与包拯毫不沾边。仁宗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时,是刘太后去世后的明道二年(1033年)。而此时包拯还是平头百姓一个。直到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29岁的包拯才考中进士。而那时,李宸妃与刘皇后都去世多年了,哪里会有后来寻找并迎回仁宗生母的故事发生呢?这简直就是关公战秦琼!

奉大哥在《蜀女皇后》中,以史实为框架,根据自己的精细分析,独创性地提出了刘皇后侍女李氏“送腹怀胎”的观点。据史实,李氏被宋真宗宠幸时,已经23岁,她还只是时任修仪的刘皇后的侍女。奉大哥认为,如果不是刘皇后同意,如果不是刘皇后有意安排,深爱刘皇后的宋真宗是不可能去宠幸一个相当于现代“剩女”年龄的普通侍女的。是李氏知道宋真宗和刘皇后为皇位后继无人着急,觉得自己身体成熟,体质很好,可以生育健康子女,遂主动向当时的刘修仪提出,愿意为刘修仪生子;条件是,让刘修仪帮自己找到失散多年的弟弟李用和。李氏还发誓,终生不与生子相认。这一毛遂自荐,正中真宗和刘修仪下怀,于是一拍即合。正是有了李氏的“送腹怀胎”,才有了仁宗的出生,才有了仁宗成为刘皇后的儿子。刘皇后也践诺帮李氏找到了弟弟李用和,并让真宗为其封官,终生得享荣华富贵。刘皇后对李氏也宠爱有加,在仁宗出生后,马上封李氏为县君,后来又不断破格提拔至五品才人、二品顺容,最后到一品宸妃。我认为,这种“交易说”应当是较为可信的,为皇权继承,国家政治不拘小节,正是刘皇后的高明之举。倘若不是李氏心甘情愿,倘若刘皇后心存歹毒,刘皇后大可在李氏生下仁宗后找个理由将其轻松地处理。而实事是刘、李二人终生友好相处。

《蜀女皇后》的第三大贡献是正本。本书对澶渊之盟进行了全新解读。对于澶渊之盟,很多人,甚至很多历史学家都认为,是大宋朝重文轻武军力太差;宋真宗缺少英武之气太过软弱,急于求和的结果。就像王钦若攻击寇准时说的,签的是“城下之盟”,丧权辱国。然而,奉大哥在书中指出,宋真宗、刘皇后是以算政治、经济、民生大账来智决战与和,最后认为,和最为有利。这不是示弱,这是政治上的大智慧。敢于下这样的决心需要天才的胆识,甚至冒着遭受后人诟病的风险。这个观点视角新颖,评价公允,符合史实。实际上,正是澶渊之盟为大宋朝赢得100余年和平,大宋才得以成为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民生的巅峰时期。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文人对澶渊之盟给予高度评价。

《蜀女皇后》的第四大贡献是清源。本书揭示了刘皇后的大局观和爱民意识,描写了她对宋真宗东封泰山,西祀汾阴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本质的认识和劝谏。虽然她没能阻止在奸臣怂恿下,由宋真宗亲自导演的那场乌烟瘴气的造神运动,但毕竟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其思想境界已经远远高于那些火上浇油,以追随真宗造神而谋私利的奸臣,也远远超过被宋真宗贿赂封口的当朝宰相。在真宗去世后,刘皇后立即坚决而果断地将天书陪葬,勇敢地埋葬了这场让大宋国库亏空,让大宋百姓遭难的浩劫,显示出这位女政治家的过人胆识和魄力。

《蜀女皇后》的第五大贡献是生根。本书深挖了刘皇后深受宋真宗宠爱和尊重的根本原因。在奉大哥笔下,刘皇后有三绝:绝色,绝艺,绝才。她是堪与花蕊夫人匹敌的蜀中绝色美女,五官精致,花容雪肤,身材窈窕,健康活泼;她有一身令人惊艳的绝技——软功。她可以用自己柔软的身体,完成各种优美的人体造型,甚至能做当时难度最大的倒挈面戏:即反身下腰,将头从身后穿过两足之间,用双手握住足胫,整个身体团成圆球,面向观众并保持美丽的微笑。这个姿势在现代柔术中也属高难。最重要的是,刘皇后具有协助宋真宗处理国家大事的绝佳才能。宋史“章献明肃刘皇后传”中说:“后性警悟,晓书史,闻朝廷事,能记其本末。真宗退朝,阅天下奏封,多至中夜,后皆预闻。宫闱事有问,辄传引故实以对。”可见,刘皇后一直是宋真宗治国理政的幕后高参!而在真宗朝后期,“天禧四年,帝久疾居宫中,事多决于后”,说明刘皇后已经在真宗患病之时,代行皇帝之职了。奉大哥在书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刘皇后的成长过程,展示了刘皇后辅佐真宗的过人智慧,垂帘听政后驾驭朝臣的高超政治艺术。揭示了宋真宗对刘皇后终生不改的热爱、依恋和依赖。

本书的写作也颇有特点。奉大哥将这种体裁称之为“历史大报告”,也就是描写历史故事的报告文学。在历史框架内进行文学创作,不戏说,不穿越,填空白,焊断裂,我认为这个定位非常准确。它虽然没有小说那种宏大的构思,多维的叙事,丰富的描写,完美的细节;但它轻灵的笔调,简洁的结构,基本的真实,深刻的思想依然可圈可点。它以刘皇后的成长、成熟、成才、成功为主线,渲染出半个多世纪铁马金戈、文采风流的大宋历史画卷,生动地还原了一个个震古烁今、彪炳史册的重大历史场景,塑造出一个美丽、可爱、隐忍、负重、智慧、果决的刘皇后。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刘皇后进行的最真实、最生动、最深刻、最完美、最细腻的描写,挖掘出了一位埋藏多年的重大历史人物。这对于普及历史知识,传播四川地域文化,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而这种写作上的探索,同样值得鼓励和赞赏。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静静细读的佳作。更高兴的是,这部书是由刘皇后的老乡四川人写成的!

(本序作者为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论 1

  • 我就是你 2019-01-01

    点赞👍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