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蜀地文艺丨著名编剧包德宾⑥ 专注创作 五个一等奖他一人就占了仨

封面新闻 2019-01-05 07:00 37473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像 吴枫

包德宾的作品,总是与时代紧密结合。他将自己对时代的思考,通过《这孩子像谁》《兰贵龙接妻》《零点七》《一百零九将》等作品展现出来。“除了当时的政策,也会将对人、对人性、人的品德、价值观,人的行为模式,都写进去。”除了理性的思考,包德宾创作还需要亲身接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鼓励创作者应该去体验生活。“那个时候我到处跑,全省有名的乡镇都去过,集中精力观察生活、观察人。”

1988年,包德宾创作的三个谐剧《梁山一百零九将》《公关小姐》《零点八》参加四川省曲艺创作比赛。一等奖作品五个,包德宾一个人就占了仨。“评委老师打分,《梁山一百零九将》居然是满分。”

因为表演包德宾的剧本,沈伐火了,其他演员也火了。“我的表演天赋不是第一流,沈伐才是。他演技好,而且非常聪明。我们俩很有默契。像《兰贵龙接妻》1981年就写出来了,跟沈伐讨论,他贡献了很多意见。”其他演出单位也请包德宾写过不少作品,但很多都没有搬上舞台,“我在省曲艺团,跟沈伐一‘咬耳朵’,喝点茶就解决了。”

1988年,四川四家单位联合主办了“谐剧作家包德宾作品展览演出”,效果轰动。“最开始是在新声剧场演出两场,门口黄牛、串串儿很多。领导又临时加了两场。后来有一个会议包了两场,非常火爆。最终一共演了11场。”之后的包德宾谐剧作品研讨会,名家云集。

“过去我年轻,一无学历二无师承,要别人承认我是青年作家都很困难。但我把自己强烈的表现欲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当年沈伐和游本昌在北京举行“谐剧,哑剧”巡演,包德宾是作者之一,报幕时连名字都没有。“但我的作品太有个性了,文化部、曲协领导来了,都说要见一下作者,那时候我还在楼上换灯呢。”

包德宾专注创作,哪怕是别人请吃饭,他都不去。“我为了让自己高大,已经是踮起脚尖走路了,就是一门心思搞谐剧。” 每年,包德宾会构思数百个作品,真正落笔的只有三四个,最终能够产生影响的,更是少之又少。“现在我的写作已经成熟了,写出来基本上没有废稿。”

他总结作家的创作状态,“就像是练气功,每天修炼每天修炼,有了灵感就像一种气感一样,突然一下进入一种气场,那个时候你就可以天马行空。所以我要专注,我要找到这个气场,找到这个行为特征、叙事方式、模样都鲜活起来,我才来写。先要找到这个感觉,不然再多理性没得形象也不行,找到这个形象,一下就文思如泉涌,四溢而出。”

可慢慢地,越写谐剧包德宾越感觉很难超越自己。“我要挑战自己,但到后来超越自己比较困难了,尤其1992年写了《宝贝对不起》之后。”认识到这一点,包德宾转而写方言电影、方言喜剧,“1990年写了方言电影《奇婚怪事》,《兰贵龙离婚》是成都电视台拍摄第一个电视剧。”

【下期预告】

退休之后,包德宾仍笔耕不辍。除了写谐剧,他还自学写川剧,接连创作了戏曲女性三部曲:《传说陈麻婆》《金缕鞋》《玉石调羹》。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