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蜀地文艺丨著名编剧包德宾③ 1978年进省曲艺团 迎来剧本创作“爆发期”

封面新闻 2019-01-02 07:00 36786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像 吴枫

从事石匠工作的包德宾,虽然已经写作多年,但面对生活,他不能放弃“石匠”这一赖以生计的重要手段。所以,白天经过高强度的劳动之后,包德宾晚上还要坚持写作。“我当时写通夜,脚都冻起来了,冰凉,半天都暖不过来,但我就是有这个梦想。”

1977年之后,包德宾的剧本创作迎来“大爆发”,并在省文化局群众文化工作室写书、创作。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调不到手续,他仍是石匠。好在,有不少人被包德宾的作品吸引,关注、关心着他的生活。

“四川日报文艺部的老师对我特别关爱,接连发了我好多作品,手把手地教我(创作)。还经常从四川日报图书馆借书给我看,我需要什么书,都帮我借来。1975、1976、1977年,看了很多国外的戏剧作品,包括莎士比亚、亨利克•易卜生的话剧。”

这位老师痛心包德宾白天当石匠晚上写作,就推荐他去四川省曲艺团。“我毕竟只有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好在搞了13年石匠,有生活,还有点小聪明,可以过去写点东西。”可面对省曲艺团第一次招揽,包德宾拒绝了。“我给他们说省文化局群众文化工作室也一直招我,只是调任手续一直没下来,我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

经过几番沟通,1978年8月包德宾正式调到四川省曲艺团,从事专业曲艺创作。当年,由成都市话剧团将包德宾创作的独幕话剧《前进路上》搬上舞台;他创作的四川扬琴《山村鸡叫》在四川日报发表,随后改编成独幕话剧被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搬上舞台,并获得了1978年四川省文艺调演一等奖。

这两个节目让曲艺团领导见识到了包德宾的创作才能。“我们曲艺团对创作组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我们想看什么书,买了来报销;想订啥子报刊杂志,订,订了来报销;想看啥子戏啥子电影,看了,把票拿来报销;想到省内哪里去体验生活,去,打条子拿来借钱就去。这个条件很好。”

看到单位对自己的厚爱,包德宾还有点担心,觉得自己只有初中二年级水平,肩上担子重了撑不起。“领导说喊我不用担心,说小包你有个三五年写出有分量的作品就行。”说到这儿,包德宾笑着解读,“这个标准是很活的,三、五年,有分量,说明团里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来培养我,有一段过程。”

自从《山村鸡叫》获得省文艺调演一等奖,领导又给了包德宾一个新任务——写谐剧。谐剧是四川独有的艺术曲种。1939年冬天,谐剧创始人王永梭先生在合江县庆祝新年的晚会上,自编自演了一段11分钟的小节目《卖膏药》,作品表现出的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抨击,引发了观众强烈共鸣。之后,他将这“一人独演,独演一人”的新形式定名为“谐剧”。

谐剧从它问世那天起,就以针砭时弊、关注平民、讴歌新生活为己任。用四川方言表演,语言诙谐、幽默、犀利、时尚,机智而不油滑,通达而不恶俗。上个世纪80年代初,王永梭先生应邀到中央戏剧学院、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艺讲课和表演,引起文艺界对谐剧的极大关注,专家学者好评如潮。很快谐剧就成为四川曲艺“以说为主”的代表曲种,影响全国,波及海外。

包德宾

王永梭先生还在川、渝、黔、滇等地开门办学,培养弟子学生数百人,为谐剧打出了一片明朗的天空。“1978年,王老师时隔多年第一次登台演谐剧,我非常喜欢。我被借调到四川省群众文化工作组的时候,就听王老师讲过课。到了省曲艺团,我有好几次陪他到下面的是市、县去讲课,听了若干次,对我帮助很大。”

包德宾是王永梭先生的学生,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开始了自己的谐剧创作。1980年,31岁的他,创作出了第一部谐剧作品《这孩子像谁》。

【下期预告】

1980年,因为要去三峡体验生活的包德宾,不得不离开刚刚满月的儿子。在思念儿子的过程中,他灵感迸发,创作出谐剧《这孩子像谁》。

评论 5

  • 2019-01-02

  • 2019-01-02

    n

  • 素素499183 2019-01-02

    [笑cry]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