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散文家李舫登名人大讲堂 用“豪放”“博喻”等十大关键词致敬苏东坡

封面新闻 2018-12-24 22:16 60321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摄影 陈羽啸

12月24日晚,由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继阿来主讲之后,“苏东坡月”的第二场讲座,在四川省图书馆,迎来了“名人大讲堂”开讲以来的首位女主讲人——著名散文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李舫的演讲,以《致敬苏轼的十个关键词》为题,采用“豪放”、“博喻”、“瞬息”、“信笔” 、“细墨”、“佛老” 、“手足”  、“涅槃” 、“为官”、 “担当”十个关键词,解读“千古文人”苏东坡。在现场演讲解读苏东坡的过程中,李舫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典故、词章,涉及到传统艺术、现代艺术、中外文学史、历史分析等多领域,全域解读苏东坡的诗词书法风格、精神信仰、亲情爱情、思想修炼、性格特点、颠沛命运,也显出她强大的知识储备、卓越的判断力,深厚的人文功底。

李舫

晚七点半,一身伶俐的李舫,准时登上名人大讲堂。一开场,她表达了自己演讲苏东坡的忐忑心情,“苏东坡是我仰慕的历史名人。四川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在很多个假期里,我都会选择回到这里。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我非常熟悉和喜欢的。今天来到这儿,在座每一位都是苏东坡的朋友、亲属、粉丝,是一千年的时间和空间把你们连在一起。我作为一个异乡人来到这里讲苏东坡,真的觉得气短。”

2000年,有一家法国报纸评选影响世界的文人。从公元一千年到公元两千年之间,他们整理了12位名人。其中有来自北美洲的,有来自拉丁美洲的,有来自欧洲的,等等。仅有一位是来自亚洲,那就是中国的苏东坡。李舫提到这个事情,并思考说:“我觉得这背后有着不平凡的理由。今天回头看中国文化漫长的历史,我们常常用高原和高峰这个概念。回头看苏东坡,我们是站在中国文化的高峰之上。但仅仅因为这个,这家报纸就选择了苏东坡吗?我觉得,原因不是这么简单。这家报纸选择的12位人物,他们冠以一个名字,叫“千年英雄”。背后的含义就是说在这一千年的时间里,为人类的进步,为世界文明的拓展,整个文化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苏东坡是其中重要的一位。不仅仅是他的文学,不仅仅是他对于文化的推动,而更在于他独特的对于人类文明的这种普遍的人文精神的尊重,以及对于人类进步能力的塑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才有了他作为千年英雄人物的存在。”

李舫

苏东坡一生的著述,大概一百多万字,包括诗词、杂记、随笔,还有亲笔提书和私人信函,还有很多他同时代的同学、同事、朋友,评价苏东坡的大量杂记。李舫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苏东坡其人其文其内心世界,可以看到是什么让他穿越了一千年,在今天跟我们坐在这里,陪伴着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话说得好,我每每想到这句话,叫做“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就是说山是越积越高的,水是越积越长的。一千年前的苏东坡和今天的苏东坡不是一个概念。一千年前的苏东坡是一个官员,是一个诗人,可能是一个旅游家,可能是一个画家。他是一个个体。但是,在今天,苏东坡是一个现象,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风貌。他代表了眉山,代表了四川,代表了中国,也代表了中方文明不同于西方文明的伟大精神。也正是因为这些,苏东坡才能够成为世界上,能够成为法国那家报纸所记录的千年英雄之一。”

李白是诗仙,杜甫是诗圣。人们称苏东坡为文豪。李舫提到,“文豪这两个字,是很不一样的概念。提到文豪,首先我们会想到谁呢?我们会想到荷马、但丁、歌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在中国会想到谁呢?我觉得只能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苏东坡。”

人们常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李舫提到,“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苏东坡。苏东坡传、苏东坡记、苏东坡评,各种各样的关于苏东坡的文章书籍,还在不停地问世。这也证明了苏东坡的不朽魅力。”

由于诗歌翻译会丢失一些东西,东西方文明之间是存在很大的隔膜的。但究竟为什么让西方人真正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的文豪苏东坡呢?李舫提到,根据西方汉学家的说法,是因为“苏东坡的文章里有自由自在的想象。他留下的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

李舫

古代文人有很多写日记的习惯,但苏东坡很少写日记。在李舫看来,苏东坡不喜欢日记这种很拘泥的形式,“苏东坡是不会被这种形式所局限的。他觉得日记这种题材太有条理了,而且太扭扭捏捏了。所以我们现在能够了解到的苏东坡,是通过他大量的书信,诗词画,私人信件,还有杂记,以及各种思想、旅行、人物、事件的笔记。不是日记而是笔记。这些笔记里没有时间线索,但是有他自己记述时间、记述事件的逻辑,他通过这些杂记来讲述他生活的年代,讲述那个年代所留下的时光的尘埃。”在李舫的解读中,“是四川养育了苏东坡这样宽容、豁达、开朗的人。苏东坡的生命不算很长也不算很短。在64年的人生时光里,由于性格坦率,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赤子之心的苏东坡,其实不太适合做官。他的一生是在动荡中大起大落。”李舫在梳理了苏东坡曲折的仕途,命运的颠沛后总结道:“我觉得中国的文人中好像没有一个比他走得更远的了,而且是身不由己地走过了大半个中国。”

李舫在分析苏东坡诗词特点时提到,苏东坡打破“用典”的主流规矩,使他的作品走向豪迈,“像‘十年生死两茫茫’,完全是喷涌而出,一点都不造作。包括他后来写《临江仙》,送别一个赴任的老朋友。以前的送别诗都是非常缠绵哀婉,但是他这首诗非常大气磅礴,充满了豪放之气。”李舫认为,苏东坡这种风格,也跟他成长的这片土地相关,“四川是一个乐观的地方。四川人面临这种大灾难、大磨难的恬淡,这种能够接受,这种无所畏惧,这种视而不见的勇气,其实正是养育了苏东坡的豪迈之气,养育了他的阔达,养育了他的各种优秀禀赋。”

让李舫很敬佩的是,在人生逆境的时候,在饱受劫难的时候,苏东坡能通过各种磨难,将自己修炼成为“汲纳无数个发光星星、自我也发光的发光体。“苏东坡总能找到方式来让自己摆脱,来让自己化解,让自己走出苦难。正是因为他内心所具有的力量,所以苏东坡才变得非常强大。”李舫还特别提到苏东坡与弟弟的深厚手足之情,与妻妾之间的心灵相通,这些高质量的情感,也从情感的方面滋润了苏东坡。

李舫选择了十个关键词来解读苏东坡。李舫说,自己想了很多词,“面对苏东坡这样一位能够在全世界有这样大名气的名人,或许用‘致敬’这个词,才能表达我们的仰慕之情。”

在演讲最后,李舫还提到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如果让我们选择一个古代文人作为朋友,我们会选择谁呢?李舫在梳理李白、范仲淹、王安石等人之后,说:“选择苏东坡。”

评论 2

  • 🌺Smiletolife🌺 2018-12-25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 我就是你 2018-12-25

    好赞哦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