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艾芜家族的勤俭教育

封面新闻 2018-12-21 00:05 46232

李思悦

艾芜(1904~1992) ,原名汤道耕。现当代著名作家,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新繁县清流乡(今新都境内)。他开始写作时,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的影响,遂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从此,这一名字就伴了他一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南行记》、长篇小说《山野》《百炼成钢》等。

今天的艾芜故居陈列馆里,围绕艾芜一生展示了“童年故事”、“南行记”、“锻炼”和“百炼成钢”几个部分。其中从“童年故事”可以看到,艾芜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文学大家,跟他小时候在家族受到的启蒙教育有很大关系。

追捧蔡元培的《劳工神圣》

艾芜第一个到四川的祖先是在清末,来自湖南宝庆府武冈州,他们入川时代,正是清末张献忠屠川后,所谓“湖广填四川”,那时四川西部人烟绝迹,到处长着荆棘蓬蒿,晚上则有狼嚎虎叫。开荒和耕种都非常艰难,不仅割草、挖土,还要驱逐野兽,终日紧张而劳苦……祖先们死后就只留个坟头在川西坝子的荒原上。

当年,艾芜祖父设馆教书,父亲是乡村小学教师。家庭贫苦,艾芜小学未毕业就当过马店伙计,吃尽苦头。1921年他考入免费的成都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因受《新青年》和创造社一些刊物的影响,对蔡元培《劳工神圣》的思想奉为圭臬。

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这些构成了艾芜家风的基本内容。艾芜《南行记》小说中曾回忆,早年,他的曾祖父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曾祖父还要求“诸男在家勤洒扫”,“诸女学洗衣,学煮茶烧菜。”艾芜的父亲还借用南宋大诗人陆游的训示教育艾芜:“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并作为家风家规,教育族人传示下去。

这也影响了艾芜一生都为人质朴,生活简朴。比如建国后艾芜经常出差,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他对吃住从不提过分要求。他说:“我是四川新繁人,那里出产泡菜,每顿饭别人都安排了泡菜,我就比吃九斗碗大鱼大肉还高兴。”

“积善之家”的勤俭教育

中国有句老话“积善之家,有余庆”,好的家风就是无声教诲,惠泽于家庭成员。有了好的家风,孩子才有出息、才能成才;积德行善,家业才会绵延长久,兴旺发达。

艾芜家庭贫苦,他小学未毕业。1921年他考入四川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开始尝试写小说。纵观艾芜解放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社会下层的生活。这样的创作思想,和他早年生活尤其是熟读林则徐并受林的家风有密切关系。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像我一样正直、果敢,那我留钱做什么?贤良的人拥有了大量钱财,就会玩物丧志,失去了远大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那我留钱做什么?愚蠢的人手中有了钱,不仅不思进取,还会去做坏事。这些话,也深深留在艾芜的脑子里并以它指导自己的做人。

除了受林则徐家训的影响,艾芜的进步也与他的童年生活有密切关系。艾芜七岁起读私塾,他与著名志士何秉彝是小学同学,其间恰逢辛亥革命,那时叫“双十革命”,艾芜的第一次“逃难”就在那时。

名“道耕”,饱含对耕读的尊重 

艾芜原名“汤道耕”,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到他自小受家风家规的影响。

艾芜在《我的幼年时代》中说;“我的排行名字,就是使用头一个‘道字’,再加一个我历代祖先从事耕种的‘耕’宇,便成为我的本名。同时也可以由我的本名,说明这家姓汤的人家,对于土地上的工作,有着怎样深厚的感情。为了土地,不顾险阻艰难,竟自漂泊了好几千里。而寻得了的土地,也果真不辜负希望,年年献出了谷物、牛羊、甘泉和果实。这当然更能增加工作者的热爱和喜悦,所以便在子孙的名字上头,寄托了他们工作的特点和对子孙将来的愿望。”

正是祖祖辈辈对土地的热爱,对劳动的不舍,对家庭部族的呵护,才深深影响了艾芜今一生的作品,他的作品中也无不饱含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和,和对土地、对耕读的颂扬以及对真理(“道”)的追求。

郭沫若曾这样评介艾芜的作品:“我读过艾芜的《南行记》,这是一部满有将来的书。我最喜欢《松岭上》那篇中的一句名言:‘同情和助力是应该放在年轻的一代身上的。’这句话深切地打动着我,使我始终不能忘记。”

在今天新都区饮马河畔有一座艾芜墓,墓上刻着艾芜的一段座右铭:“人应像一条河一样 ,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这也可以看出艾芜一生追求真善美和他对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启示。

评论 5

  • fm501706 2018-12-23

  • fm501706 2018-12-22

    好经验,值得推广

  • 云云1 2018-12-21

    。。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