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追雪豹的人,差点命丧大雪塘

封面新闻 2018-12-19 11:59 42880

“雪山之王”的背影,气概不凡

谭楷

这些年来,与笔者有联系,干“熊猫加雪豹”这一行的有吕植、王大军、刘炎林(大牛)、李晟、施小刚、王磊、肖凌云、宋大昭(大猫)、陈老湿、巧巧,等等。若问他们来自哪里,随口说出的是贡嘎山、天山、祁连山、邛崃山,都是响当当的一座座雪山的名字。他们的话语让人感觉,这些雪山,属于当代青年!

这样一批跟踪雪豹的年轻人,经常以爬雪山为荣耀。他们的兴趣,事业与人生目标,完全与雪山融合在一起了。

在中国加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40周年之际,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江坪保护站站长施小刚荣获了“绿色卫士奖”。李晟、大牛等同行们都说:“施小刚这家伙真玩命,竟然把卧龙的雪豹调查清楚了——他获这个奖,实至名归!”

悬崖边怒吼的雪豹

在青藏高原安放红外相机,是从海拔4000米处往上攀登300至400米,最多往上700至800米;而在邛崃山、卧龙,由于山高谷深,从海拔不足2000米往上攀登2000至3000米,才能到达目的地。相对高度的巨大差异,对体力和意志真是极限考验。施小刚的队伍,曾一天数十次次蹚过湍急的山溪,衣裤湿透了又被体温烘干。突然爆发的雪崩,绕不开闪着寒光大冰瀑布,猝不及防的泥石流,可怕的砣砣雾,让他们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

觅食的雪豹

最危险的一次是上神鹰崖安相机。那一天,他们通过海拔5353米的大雪塘时,已经是午后,个个体力透已支,头脑眩晕。狂风暴雪突然袭来,天地一片混沌。乱石堆上,积雪深达两米。只好将防湿床垫铺开,走一段铺一段。前面的大个子踩个脚窝,后面的步步跟上,不敢有丝毫偏差。走错一步都可能陷入雪坑或引发雪崩。走几步,喘口气,向导找不着标记,两个小时才走出400米。施小刚的心真凉透了:上不去,回不去,难道就交代这里了?他喘着粗气,给大家鼓劲。终于,几块石头叠成的标记在雾中现身,大家为死里逃生欢呼。赶快给山神献上一条哈达,急行军至晚上9点过,找到了钱梁山的宿营地——这一天,他们苦行军13个小时,行走距离仅有29公里。

笔者曾询问崇州鞍子河的王磊、大邑黑水河的张健,野外工作遇到些什么困难,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张健说:“就是巡山,安放红外相机嘛,没啥说的。”而王磊更说得轻巧:“干这一行嘛,就得这样。”

笔者突然想起了王磊的女儿。汶川地震中,同在保护区工作的王磊妻子遇难了,读初中的女儿王苏杨哭肿了眼睛,连黑板都看不清楚。王苏杨如今在哪里?王磊说:“她考上了北京林业大学,学我的老本行,动物保护专业。”

王苏杨,明天将走向哪一座雪山?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