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丨抗战风云中的李庄乡绅

封面新闻 2018-12-18 17:33 37557

田闻一

印象中,最初的“李庄”,是成都宽巷子旁那家素洁精致的小饭馆的名字。那时,逢年过节能由父母带到“李庄”吃一顿,简直就是奢侈。“李庄”标致性的菜肴是李庄白肉,选料和刀工都极为讲究,肉片薄可透出人影,入口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回味无穷,令人叫绝。

上世纪60年代初,大姐未婚夫到成都来看望我们,请我们去“李庄”吃了一顿。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居家的宽巷子及附近,远不像今天这样灯火辉煌,四处黑影幢幢,一片阒然,唯独“李庄”,明灯灿灿,温馨而温暖。就这样,李庄刀劈斧砍地留在我的记忆中。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李庄就是成都的那座饭馆。

之后,长大了,才知道,李庄是座川南名镇、古镇;是上距宜宾下去南溪各25公里的长江上游最重要的水陆驿站。李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民风纯朴热情。李庄有别的古镇都没有的九宫十八庙。它静静地躺在长江边上,就像国画大师张大千笔下一副浓淡相宜的水墨画。

乡绅开会

同大迁川 李庄欢迎

1940年,日寇盯紧上海同济大学等多所顶尖文化科研单位,一路穷追猛打,围追堵截,欲置同济大学等于死地,一举斩断科研文化命脉。同济大学和多个文化机构千难万险辗转迁徙到了昆明,仍然难以安生。

国民政府有关方面火速向离昆明最近的四川宜宾及宜宾附近好些地方发电征询,希望这些地方能接纳、安置陷在昆明的教育和文化机构。可是,被征询到的这些地方,有的婉拒,有的报以沉默。而李庄,主动向困在昆明的同济大等伸出了援手。

1940年8月的一天,李庄乡绅罗南陔,邀请张访琴、张官周、罗伯希、宛玉亭、范伯楷、杨明武、李清泉、邓云陔等镇上所有名绅,到羊街8号家中的“植兰书屋”,开了一个会。

羊街8号宽敞明亮。面朝天井一排雕龙刻凤的木质窗棂上,镶嵌着从西洋进口的红绿玻璃——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仅从这一点上就不难看出,罗南陔总是先人一步,总是最先接受新鲜事物。早在“五四”运动后,他就积极探讨救国救民途径。1918年,他实业救国,在石板田乡下办“期来农场”,办得风生水起,引得很多本地和外地人前去参观学习。

罗南陔开宗明义地抛出这天会议的主题:同济大学等中国好大一批顶级文化科研单位困在昆明,处于危难中,作为大后方的李庄,我们是不是应该急国家之所急,把同济大学等邀请到李庄避难、休养生息?

争论,当然是有的。有人提出担心,小小一个李庄,要安置这一大批“下江人”(李庄人对沿海一带内地人的统称)谈何容易?开门7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哪样不具体,我们拿得下来吗?他们来后,肯定要抬高当地物价,况且这些人大都是国家高素质顶尖人才,如果出了点问题,谁能负得起责云云。

好在出席这个会议的都是李庄名绅,都有家国情怀,都讲民族大义。最终,大道理管住了小道理,意见趋于一致:李庄欢迎!罗南陔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兴奋地站起来,走到书桌。弯下腰去,提笔展纸,笔走龙蛇,写下16字电文:“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事实上,不仅是欢迎同大,也欢迎上述多所中国顶级学术科研机构。

当时,困于昆明的同济大学等,就像无人认领的孤儿,突然被大后方——四川南溪县李庄伸出的有力臂膀揽了过来,其欣喜之情不难想象。

李庄乡绅欢迎外省大学和研究院的书法遗迹

见缝插针

家家户户开门迎客

很快,一只只载着同济大学等众多单位的大船,浩浩荡荡,陆续抵达李庄,得到了妥善安置。李庄的安置大体如下:

东岳庙——同济大学工学院

禹王宫——同济大学本部

祖师殿——同济大学医学院

王爷庙——同济大学图书馆

南华宫——同济大学理学院

文昌宫——同济大学测量组

张家祠――中央博物院筹备处

板栗坳——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大文科研究所、人类体质所

石崖湾、门官田——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

月亮田——中国营造学社

王家院子——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

罗家祠堂——同济大学高职工业学校

九宫十八庙住满了,镇上盛族罗氏、张氏、王氏的宗祠也都全部腾出来住满了。罗南陔等走镇串户,见缝插针地安排。李庄人也真仁义,家家户户开门迎客,小小的李庄当时全镇人口只有三千,却在最盛时安置了“下江人”三万,真是奇迹。

不仅如此,罗南陔见梁启超的二公子、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在病中,为了给他提供一个尽可能好的居住环境,罗南陔要他的两个儿子带上妻儿老小,搬到很不方便的乡下石板田居住,把家中整个前院的套房腾出来,给梁思永家和刘敦桢家住。

这时,梁思永又提出来,希望德高望重的罗南陔出面,为他的同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李济落实一个好的住处,最好也在羊街。罗南陔去到隔壁羊街6号罗甫州家做通了工作,让李济一家搬进去住。

众多的“下江人”终于安置下来了。

寺院也腾出来当做学堂和宿舍

大师们的处境

汉学家费正清受到震动

安置下来的这些“下江人”中,很多人是大师。在李庄的6年间,大师们争分夺秒,努力工作,创造了不少奇迹。在看不见硝烟的抗日战场上,他们也在夜以继日地抗战。

因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又是不断长途迁徙。他们中好些人的身体拖垮了,不少人得了肺病。李济的两个女儿就得了这种病,林徽因、梁思永也得了这种病。

更糟的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服务的中国营造社是私立机构,没有一份国俸可领,穷上加穷。没有办法,梁思成只得将自己所有值钱的东西拿来变卖,尽其可能地买点生活需要品,买点药物和营养品给林徽因。身体极度虚弱的林徽因,即使躺在床上,仍然坚持编辑和定期出版营造社学术水平很高的的学术刊物。李庄的冬天很冷,江风呼呼吹来,刀刮似的,他们的儿子梁从诫上学鞋都没有一双,只能穿草鞋,脚冻伤了,以后长时间不好。

为了给林徽因增加营养,梁思成得到当地一个医生的“土方子”。他按方熬了鱼汤稀饭,喜滋滋地端给林徽因吃。从床上坐起来的林徽因接在手中,喝了一口就差点吐了,鱼汤糯米稀饭连盐都没有放一点,土腥味很重。梁思成生怕林徽因吐出来,他幽默地说:“这可是宝贝,是用一只金表并一双新皮鞋换来的。”

也真管用,林徽吃了几次鱼汤糯米稀饭,身体明显好了些,夜晚也能睡好了。好些个晚上,梁思成服侍林徽因睡下后,到隔壁一间屋去,偷偷穿上特制的铁背心。他也是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患了严重的脊椎病,直不起腰来,只得穿上这件铁背心支撑身体,再用一个瓶子支撑下额,然后趴在桌上,对着一盏孤灯绘图,推算公式,夜以继日。他和他的同仁们相当惊人的成果,就是这样用生命、用毅力拼出来的。

梁思成后来出版即轰动世界的《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英文版,还有被陈寅恪先生誉为“抗战八年第一书”的董作宾编撰的《殷历谱》,中央研究院几个研究所学者撰写的多部巨著与大批极有价值的学术论文,都是这个期间在李庄完成的。

这让当时前去李庄考察的美国驻中国使馆新闻处官员、汉学家费正清受到极大震动,深有感触地说:“如果是西方国家的学者面临这样一种异常严峻的环境与贫困的生活,早就跑掉了。也就只有中国的学者能在抗战中这样的情况下忍辱负重,越挫越勇,取得了如此伟大的学术成果。这个成就与精神是中国知识界的光荣,也是人类的光荣。”

在李庄庇护同济大学等一大批中国顶级学术单位的同时,同济大学等又给李庄以反哺。李庄用上了当时少有的电灯,而且奇迹般地拥有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研究生研究院,一大批平民子弟获得了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不少人成了专门人才。比如农民出身的罗哲文,通过读书,一步步向上,最后考入营造社,在梁思成的悉心指导下,成为中国古建筑研究专家;又比如本地后生刘渊临,跟随董作宾,先是做见习生,后来成为甲骨文研究专家;还有洪家子弟洪慰德,考进同济大学土木系,后来成了建筑工程师……这一切,充分证明了李庄名绅罗南陔们胸怀宽阔、目光远大。

小小的李庄一时声名大振。期间,李庄发往世界任何地方的资料信件,只要写上“中国李庄”四个字,都能寄到。同样,世界任何地方寄往李庄的信函、函件,也都能到达。

“移师”到李庄的学子们

烫金牌匾上的文字

如洪钟大吕般轰响

抗战终于胜利了。来此避难的先生学者们开始陆续离开李庄南归。

1946年10月的一天,罗南陔送别了6年来又一批朝夕相处的大师们,回到家中的“植兰书屋”,觉得心一下子空了,颓然坐在那把有明朝风韵的木质圈椅上,闭上眼睛,陷入深深的思念中。这些天,他陆续送别了傳斯年、董作宾、李济、陶孟和、李方桂、劳干、李霖灿、罗尔纲、梁思成、林徽因、梁思永、凌纯声、芮逸夫、夏鼐、马学良、周法高、逯钦立、李光涛、董同龢等,他们分别是历史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建筑学等领域的领军人物,还有同济大学的教授和学生,如童第周、吴孟超、卢佩章等等。这些如雷贯耳的人物,如果不是抗战,哪会来到籍籍无名的李庄。刚才,他去码头上送别的人中,有他珍爱的女儿罗筱蕖,她于两年前嫁给了中央研究院的逯钦立;还有内侄女张素萱,她嫁给了中央研究院的李光涛。这时,他有种格外的不舍和心痛。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