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蜀地文艺丨著名编剧导演金乃凡② 跑龙套比男主还忙 当演员演到人民大会堂

封面新闻 2018-12-18 07:57 36820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摄像 关天舜

去年这个时候,金乃凡的妻子胡兰写了一篇美文《芳华在时光中凋谢在记忆中盛开》,文章开头第一句:“‘战旗’这个名字与金乃凡来讲,意味着少年、青年、壮年、老年。”15岁考进战旗文工团学员队,从青春年少到年过古稀,将近一个甲子的时间里,金乃凡的名字都与“战旗”紧密相连。

青年金乃凡

1961年8月25日,金乃凡背着行李卷来到战旗文工团报道,在这里,他正式成为舞蹈学员,开启了两年的舞蹈学习生涯。“考的时候哪知道是要学跳舞啊!当时就知道有句话‘跳舞跳舞,一辈子受苦’,”可既然已经来了,就得好好学。“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练功,基本功、毯子功,拿大顶五分钟。”

金乃凡当时的专业课,如基本功、毯子功、古典课、芭蕾课等,都由舞蹈队老演员教授。没有“童子功”半路学舞蹈,金乃凡骨架太硬又没天分,学了很久都不见成效,“我的舞蹈成绩很差,有点厌学。”

回想1960年和1961年两年,学员队共招收了上百名学员,绝大部分被淘汰。每到学员队裁员的时候,金乃凡等一批成绩不好的学员就“风声鹤唳”,“如果被点到名,就知道要离开了。都是17、8岁的男孩子,面子上也过不去,但也没办法。”正当金乃凡面临被舞蹈队淘汰的危机时,他却峰回路转、起死回生,“1963年底,话剧团正在排练一个大戏《霓虹灯下的哨兵》,需要跑龙套的,就从学员队里要淘汰的人中选了几个个子高的。”

金乃凡的第一部作品数来宝《学王杰》

就这样,18岁的金乃凡开启了自己的话剧生涯。关于话剧里跑龙套的故事,金乃凡的妻子胡兰在自己的文章中有过这样的描述:“一场话剧演出下来,要换好几套服装,他们(金乃凡和著名配音演员吴俊全)比主角还忙。从匪兵甲到小战士再到群众。最精彩的是,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里有两个修女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遇见赵大大惊吓得在胸前划十字狼狈而逃。由于缺人,就让他俩演修女。反正穿上修女的长袍遮面,辨别不出来。”

金乃凡回忆起跑龙套的日子,也笑得合不拢嘴,“我们的衣服多,各种角色的服装都要自己带着,每次去演出,都要带好几个大包,比男主角还忙。”那时,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经常到各个驻地巡演,一去就要两三个月。“等演完了就该被淘汰了吧,可到了1964年,又来了一个大戏,《边哨风云》。”1965年底,《边哨风云》奉调晋京会报演出。让金乃凡难忘的,是在人民大会堂3楼小礼堂为周总理演出。

这本杂志上登载着金乃凡的第一部作品

“后来我又演了《红灯记》《沙家浜》等样板戏,一直跑龙套。”金乃凡当了8年演员,虽然没有什么好角色,但他熟悉舞台,懂得了“眼里无人但心里有人”的重要性,也更明白观众的需求。这为他之后的创作道路、创作风格,打下了基础。

【下期预告】

话剧团的生活,让金乃凡认清了学习的重要性,他把“开卷有益”“手不释卷”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不断从书本中汲取知识,努力地丰富、沉淀自己的学识和素养,并创作了人生中第一个剧本《学王杰》!

评论 1

  • 北海之滨 2018-12-18

    👏👏👏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