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蜀地曲艺丨散打评书表演艺术家李伯清③ 录相厅冲击下的坚持 “原子弹刨光”开创散打评书

封面新闻 2018-12-12 07:00 41806

封面新闻记者 吴德玉 荀超 摄像 胡瑶 柴枫桔

散打评书,也是时代的一个缩影。作为散打评书的开创者,李伯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时代的弄潮儿。

李伯清假打。(摄影 朱建国)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李伯清在茶馆说书,说的都是传统评书,大多是老辈子口传心授的内容。随着港台文化的进入,他逐渐开始讲港台的武侠书,如金庸、梁羽生、古龙的小说。其中全套金庸小说卖120元,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小数目。

好景不算很长,1985年左右,台球、麻将等娱乐方式逐渐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对评书带来了冲击。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毕竟爱听书的老头儿、老太太们不会去打台球。

真正直戳要害的是:录像厅。

李伯清说评书

过去,茶馆里坐个百十来人,茶馆既要卖茶还要请说书先生,现在,只需要一块钱租个磁带,就能招来一百多个观众。

随着录像厅的流行,评书这个行当开始走下坡路。年长的说书先生逐渐老去、逝去,中年的说书先生慢慢改行了,整个行业几乎跌入谷底。

李伯清开始走村串户,在附近的县份上说评书,勉强能维持一般的生活,有时候连烟都吃不到。

1992年,趁着时代的浪潮,李伯清也南下了。不过,不是说评书,而是到广东惠州帮一个亲戚打工,当办公室主任。可呆了一年,他不习惯这份工作,因为“心里是慌的。”

李伯清说:“外来文化的冲击,把人心给冲乱了。这对这个社会发展是好事,但对评书这个行业来讲就不是好现象。比如,烧天然气是好现象,但对打蜂窝煤的来说就不是好现象。”

从广东回来,李伯清回归老本行,帮曲艺团接一些小演出,找了个小茶馆继续说评书,在这个折腾之中,无意中迎来了命运的转折。

他在锦江剧场的悦来茶馆说书,前三个月,可谓“凄风苦雨"。

1994年,成都下雪。锦江剧场茶馆里人最少的时候只有18个(能在回忆里将人数精确至此,可见李老师对这段记忆有多么刻骨铭心),最多四十多个人。按李伯清以往的脾气,现场没有七八十个、百八十个观众,他是不得讲的。

为什么这次就坚持下来了呢?

“也可能是冥冥中注定的吧,也可能我当时神经病发了,硬是坚持下来了。咋个坚持下来的?无聊吧,心想,管那么多!就当好耍吧。”面对十多个老年听众,两三个月之内,李伯清把《黄山剑影》、《三国演义》、《水浒》、《聊斋》、《三言二拍》,甚至《鹿鼎记》,都讲了个遍。不过,不是把这些一套一套的书全部讲完,而是讲两篇没人听就换一本,还没人听就再换一本。

最后,被折腾得莫法:你们到底想听啥子?

李伯清说评书绘声绘色

李伯清干脆不讲这些书了,开始讲当时社会上看到的现象,比如打手机、玩传呼啊,这样,不知不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茶馆,最经典的段子“给原子弹刨光”由此诞生。

经常有朋友要去茶馆给李伯清捧场,但有些朋友是做生意的,个个抱着个“大哥大”,别着传呼机,听着听着就要站起来打电话,弄得现场很闹。

李伯清怕其他观众看到不安逸,忙调侃打圆场:“婆婆些,你们要原谅,这些都是我的朋友,他们来看我,因为时间紧,生意做得嗨,他们要给原子弹刨光,要粉刷月球,要给长城安瓷砖,太平洋安盖盖,飞机打转弯灯,火车补内外胎……”

这就是最初的散打评书。

真正把李伯清的评书定义为散打评书的,并不是李伯清本人,而是《成都晚报》的一位资深记者廖友朋老师。廖老师听了李伯清的一场书后,写了七个章节的文章,将李伯清的评书定名“散打评书”。

李伯清火了。

下期预告:

李伯清火了,“假打”系列广为流传。1998年,由华西都市报与四川省文化厅、重庆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巴蜀笑星擂台赛中当选巴蜀笑星,与刘德一、沈伐并称巴蜀笑星“铁三角”。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华宇春秋提供。

评论 7

  • Vivi495428 2018-12-16

    从小听到大,李白白[得意]

  • 过气枭雄 2018-12-13

    李伯伯散打冠军

  • 北海之滨 2018-12-12

    假打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