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州用现代科技给陶瓷 “上釉” 实现“穿着西装做陶瓷”

封面新闻 2018-12-08 10:59 37769

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广东潮州报道

广东有句民谣“到潮不到桥,枉费走一场”,到潮说的正是潮州,而潮州木雕和陶瓷则是这座城市独特的名片。

12月6日,由羊城晚报传媒智库发起,“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融媒行联盟”联合组织的“改革新动力——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大型主流融媒广东行暨地市深调研活动”来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这座古老的城市,在新时期如何传承千年的文化血脉,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关键节点又将如何重新出发,融媒采风调研团在古城潮州一路探寻答案。

走进辜柳希木雕厂

走进国家非遗项目潮州木雕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辜柳希木雕厂,见到辜柳希的代表作之一“多层虾蟹篓”通雕:鱼、虾、蟹的游弋,攀爬,活灵活现,雕工古朴大气,浮雕、沉雕、通雕、圆雕,让人眼花缭乱。

与潮州木雕一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潮州瓷器。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潮州人就已经生产陶瓷器皿。在潮州市中国瓷都陈列馆与人民广场文化长廊内,调研组一行得以见到工艺独特、又有醇厚文化底蕴的潮州陶瓷精品。据悉,枫溪瓷烧制技艺、潮州嵌瓷、潮州彩瓷烧制技艺等,均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馆内,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的瓷器同样放在了显眼的位置,它代表着瓷器的创新与发展。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如果把传承传统工艺比作陶瓷制作中的“画坯”,那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创新,那就是给陶瓷 “上釉”,“ 利用3D打印技术,可突破许多传统手工生产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了‘穿着西装做陶瓷’。”

传统陶瓷不断创新

广州社会科学院高级研究员、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谈锦钊认为,现代科技+传统工艺的方式大有可为,潮州陶瓷生产要满足两个“家”:一是收藏家,追求产品的艺术性,另一个是万户千家,利用现代的科技,让传统的工艺走进老百姓家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陈炳才建议,潮州应该将陶瓷、木雕、抽纱、饮食等文化“串起来”,同时将陶瓷、木雕、潮绣等传统工艺的制作流程适当开放,供他人参观、学习、了解,打造另一种生态文明产业 。

近年来,潮州一直围绕“旅游强市” 的目标,奋力开创潮州旅游业发展。截止2018年1-10月份,潮州全市旅游收入201.3亿元,同比增长29.4%,连续两届被评为“最喜爱国内游目的地。”在潮州古城内,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传统的旧建筑改造成具有独特潮汕特色的民宿,老建筑的新用法,为潮州的旅游,也为这座古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