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活画像,为人民立言” 全国一线文学评论家集体点赞“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走在了全国前列

封面新闻 2018-12-05 11:44 37324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北京摄影报道

“作家离地面越近,离泥土越近,离百姓越近,他的创作就越容易找到力量的源泉。世间万象,纷繁驳杂,尤其是我们身处的时代,丰富性、复杂性超越既往,作家怎么选择,目光投向哪里,志趣寄托在哪里,很大程度上也就决定了作家的品位和作品的质地。”

12月5日上午,由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扶贫开发局、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文艺报社共同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年·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作品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包括中国煤矿作协主席刘庆邦,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文艺报》社总编辑梁鸿鹰,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王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等在内一共40余位全国一线文学评论家,相聚中国作协会议室,对反映四川省脱贫攻坚的长篇小说《迎风山上的告别》和书写四川省乡村振兴的长篇报告文学《向往》集中展开研讨。

在研讨会开始之前的开幕式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阎晶明,四川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侯志明等,发表了讲话。吉狄马加和阎晶明,在讲话中都对四川省作协开展文学扶贫工作进行了高度肯定,认为四川省作协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走在了全国文学界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文学力量、提供文化支撑的前列。”

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左三

在讲话中,吉狄马加首先高屋建瓴地指出,文学工作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无论作为作家个体,还是作协这样一个组织机构,我们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都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塑造民族精神,建设国家共识的重要任务。胸中有丘壑,笔下自华章。我们期待更多作家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生活中汲取艺术滋养、激发创作激情,发有为的激情与勇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自觉把个人的文学艺术追求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时代的主旋律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作为创作的不竭源泉,用文学的形式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为生活画像,为人民立言。”

把时代主题与文艺的细节真实相融合,写出人民在奔向小康社会的精神追求、心理感受及其时代特征,写出现实作品中的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有机统一的优秀之作,是对作家的艺术表现能力的一个考验。吉狄马加认为,文学艺术要与时代同频共振,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只有把心沉在人民中、沉在文学里,作品才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

吉狄马加以此次研讨会的两部研讨对象《迎风山上的告别》《向往》为例说,“他们用文学体裁记录普通人的日常故事,折射大时代的铿锵脚步。透过这次将研讨的两部作品,希望可以看见更多作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的生动文学实践。”

在发言最后,吉狄马加对广大作家提出殷切期望,“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是致敬历史的纪念,更是再启征程的出发。改革开放无终点。艺术探索无止境。面对新时期的新挑战,希望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更自觉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与时代共振中,更主动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面对火热的社会实践,既“入乎其中”,真切体验生活,又“出乎其外”,深刻领悟真谛,以高尚的精神品格为卷,以峭拔的气节风骨为笔,以质朴的赤子情怀为墨,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民族复兴的文学精品。”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四川省作家协会于2017年初启动实施为期四年的文学扶贫“万千百十”活动,向全省各级作协会员和广大文学工作者发出“脱贫攻坚文学不能缺席、脱贫攻坚作家不能缺席”的号召,切实推进“文学公益捐赠”、“文学志愿服务”、“文学精品扶贫”等工作。活动开展两年来,四川省各级各地作协组织作家创作采风2000余人次,举办主题文学创作讲座300余场次,组织作家捐赠书籍21000余册,组织专家对274件脱贫攻坚文学创作选题进行评审,遴选出57件作品进行重点扶持,形成了选题储备、重点扶持、改稿评稿、研讨推荐的良性发展机制。两年来,四川作家创作出了一批书写脱贫攻坚的优秀作品,中篇小说《高腔》《山盟》、报告文学《通江水暖》《大国扶贫》《向往》《决战贫困》《大国扶贫》、长篇小说《迎风山上的告别》等先后在全国重要文学期刊发表并公开出版。

从左到右:《迎风山的告别》作者章泥,《向往》作者刘裕国和何竞

16万字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迎风山上的告别》的作者独辟蹊径,以四川农村一位“老火(困难)”的贫困户家中残障孩子为主角,通过儿童的眼睛和心灵,把他自身经历的今非昔比的变迁置之于精准扶贫。小说中既有对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客观呈现、理性思考,又有对梦想的诗意抚慰和对希望的温暖传递。《向往》是刘裕国与何竞两位作者,用双脚丈量大地完成的报告文学作品,他们用共47万字,描述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后来改为区)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大力开展乡村振兴的奋斗历程。在表达方式上,该作品一改报告文学“大开大合”的传统写法,以“滴水见太阳”的方式,用娓娓动听的百姓故事讲述 “中国经验”,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文学表现,也是中国现阶段波澜壮阔的中国乡村振兴长卷的缩影。

著名小说家刘庆邦(前排右一)发言

“告别”贫困的生活,表达对美好的“向往”。研讨会上,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施战军、李舫、王山、白烨   刘庆邦、梁鸿鹰、王干、胡平等文学评论家从不同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了深入研讨,既有充分的肯定,又有精心的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他们都无一例外地提到,四川省脱贫攻坚文学取得的突出成就。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李舫

《中国作家》杂志主编王山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前排左三


《人民文学》杂志社主编施战军,对报告文学作品《向往》里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活生生的美丽罗江,印象深刻。这篇报告文学打破了常规。他同时也提出自己的建设性修改意见,“可以有再规整的可能性。”《迎风山上的告别 》里的丰满的民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让施战军念念不忘,“ 这个小说找到了非常好的点,把乡情写得很感人。”施战军对四川的脱贫攻坚文学作品整体很熟悉,他还提到来自四川作家马平的《高腔》,“这部小说影响很大,改编成话剧,也很受欢迎。这是令人惊喜的。这些优秀的作品,都找到了乡村文学写作的更多可能性,也给其他作家提供了一个范本和案例,要想写出好作品,必须用心去捕捉时代新的发展逻辑和线索。”最后,《迎风山上的告别》作者章泥、《向往》作者刘裕国分别发表了创作感言。

评论 2

  • 我就是你 2018-12-06

    向往!

  • 北海之滨 2018-12-06

    走得快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