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天下第一”的王重阳,一度“文武之道两无成”

封面新闻 2018-11-28 10:49 45466

孙建军

作者简介

孙建军,山东文登人,求学于厦门大学哲学系,谋生于威海,文史学者。集有《全真教在威海》、《丁汝昌研究探微》、《北洋海军研究探微》、《拂云看山―追寻威海历史文化的遗踪》等 ;整理校注《丁汝昌集》、《北洋海军官兵回忆辑录》等 。

作为全真教创教祖师,王重阳在金庸笔下并未正式出场,只是作为一个传说人物出现江湖人口中。书中借弟子丘处机之口透露,王重阳少年时先学文,再练武,是一位纵横江湖的英雄好汉。洪七公、黄药师等人也曾有过介绍:王重阳发起第一次华山论剑并技压群雄夺得天下第一称号。

历史上真实的王重阳,却一度是“文武之道两无成。”这是为什么呢?

做了二十年的公务员

王重阳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出生在陕西咸阳大魏村。宋高宗赵构建炎元年,金太宗完颜晟天会五年,即公元1127年,金兵取陕西,下同州、华州、京兆府、凤翔,自此宋金在陕西处于拉锯战的状态。至金天会九年(1131年)正月,陕西全境基本为金人占领。天会九年十一月,金占陕西之地划归伪齐刘豫统治。

儿童时期可以不论,自1127年到1131年,王重阳是十六岁到二十岁,正是人生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形成的时期。大魏村属于京兆府,是金人的重点占领区,身处战乱的王重阳没有作为难民南去投奔南宋,却在二十三岁时参加了刘豫伪齐政权的科举考试,而且取得了自己引以为豪、洋洋得意的成绩(“二十三上荣华日”《重阳全真集·悟真歌》);二十七岁又参加了金国的武科考试。

做了二十年(27—48岁)金国的公务员,王重阳突然撂挑子、不干了,也就是出世了,投身宗教了,“慨然入道”了。这是为什么?

金源璹给出的理由是模糊的,“文武之道两无成焉”,也就是说,王重阳走文官的仕途不成,武官的仕途也不成。

为什么呢?不说王重阳天赋异禀、文武全才、那啥啥都过人么?怎么就全都不成了呢?

这个谜底的揭开,还是得靠全真教中人,自己人说话靠谱一些。丘处机西游率带18个弟子,有赵九古、尹志平、宋志敬等,宋志敬有个弟子秦志安,秦志安根据全真教资料和师父、师爷等的话说,整理出一部《金莲正宗记》,也就是为全真教的前辈们每人写一篇传记。在秦志安的《重阳王真人》中,秦志安告诉我们,为什么王重阳的文官仕途会戛然而止:

当废齐阜昌间,献赋春宫,迕意而黜。

这说的是王重阳做文官的事儿。“春宫”,是礼部。“赋”,又叫“青词”,即颂词。也就是说,逢到的重大节日,官员都要向皇宫里的皇帝、皇后或者皇太后什么的,献上一篇颂词。这颂词需要经礼部审核、把关才能转交宫里某一位。结果呢?结果是,王重阳的词儿不咋地,惹恼了礼部的大人们,一下子断送自己的大好前程。

好在,王重阳“膂力倍人”(秦志安),“善武略”(金源璹),此路不通,还可以走武科一路。

四十八岁“慨然入道”

二十七岁时,即金天眷元年,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八年,亦即公元1138年,王重阳再接再励,又参加了金朝廷的武举考试(“二旬有七应武举”《鸣鹤馀音·祖庭记》)。

不幸的,大金国的官员们大概是很不识货,也或许王重阳的考试成绩并非如全真教徒们所吹嘘的那么出色,总之,王重阳成绩尚可,却没有被分配到军队中,去了哪里?

全真教的史料里,对王重阳此后几年的任职情况交代的不是很清楚,倒是地方志的记载很明白。《类编长安志》说,王重阳的职务是“监甘河镇酒”“为是镇酒监”。也就是说,王重阳的岗位是甘河镇的一个酒监。

茶有茶监,盐有盐监,就是管收税的,相当于今天某乡镇的工商所所长或者税务所长,甚至还要低。

王重阳的一番抱负,一腔热血,反复追求,竟然得到的是这么一个芝麻绿豆般的小官儿。这也太讽刺了!

好在,这个酒监,官虽小,却是个肥缺,喝酒方便。王重阳后来天天酗酒撒风,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朝朝日日长波醉,压幼欺人度岁时,诬兄骂嫂慢天地”(《重阳全真集·悟真歌》)。这般地破罐子破摔,与酒精作战,身体再强壮的人,也有挺不住的一天。“害风害风旧病发,寿命不过五十八。”《重阳全真集·寿期》)王重阳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并开始面对这个现实!

就这样,到了四十八岁那一年,疯疯癫癫的王重阳突然悔悟,“慨然入道”了。

评论 2

  • 我就是你 2018-11-30

    不错👍

  • zxcq 2018-11-28

    [得意]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