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四圣祠街:成都西洋建筑旧影

封面新闻 2018-11-14 11:49 41984

说到成都的老街,能不能提到锦江区的四圣祠街。

2002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22处文物建筑中,四圣祠街即占了5处。

有人说,如果说成都的宽窄巷子是中国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老的四圣祠北街,就曾经是西方文化和西洋建筑在成都的集萃了。

四圣祠街的几处历史建筑有个共同特点,它们皆与西方文明有关,与中国的近代史有关,无论建筑形式和建筑所承载的历史内涵,都深深烙上了西式的痕迹。

成都最早的禹庙所在地

不长的四圣祠北街,只需几分钟便能走遍。黑灰色的墙上爬满了藤蔓,矮矮的老房子,踮起脚尖就能看见房顶,窗户围栏上布满了铁锈。

随着旧城改造的深入进行,今天的四圣祠街,古旧的历史建筑越来越少了,人们在行走于通衢大道,居住新楼房和电梯公寓的同时,也因为失去了对土地的依恋,在心里怀念那些失去的老房子,祭悼那些渐行渐远的历史遗迹。

《成都城坊古迹考》中记载,四圣祠街的得名,是因清朝时这里的路口有一座祠庙,供奉着孔门弟子曾参、颜回、子路、子游这四位圣贤之人。祠庙早已不复存在,街名沿用到了今天。

当年四圣祠街的字库塔

但四圣祠街的历史则可以追朔到久远得多的北宋时期。北宋仁宗时的四川官员张俞,写有《上蜀帅书》,他力主建禹庙以崇祀先贤。主张择大圣慈寺之北部旷地也就是今四圣祠一带修筑禹庙。庙祠前殿祀仓颉,中殿祀大禹,左右二庑祭祀蚕丛和李冰。

到了明代,曹学佺引《上蜀帅书》中之文意,为案语曰:“按此禹庙立于成都之始也。”《蜀中广记·名胜记·成都府》亦据此记载。明代宣宗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间,大慈寺毁于火灾,并殃及到北部的四圣祠。直至50年后,既宪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方重建修复。此次修建,大慈寺之北界减削,以前附于寺中的四圣祠,遂脱离了大慈寺而独立。新建之禹庙较旧址偏南少许,既位于今惜字宫南街区。当时所在之街道名为“马务街”而非“惜字宫南街”。此有嘉庆《四川通志·祠庙》中记载为凭。书中记载:“惜字宫,古禹庙也,前殿祀仓颉,中殿祀禹王。明成化时建。”另有嘉庆《成都县志·祠庙》对此记载,内容略同,又谓名集贤宫和集圣宫。通过上述资料显示,重建后的禹庙后来演变成了集贤宫或集圣宫,集圣或集贤之意为汇集圣贤。

可见,成都禹庙实始于北宋仁宗时,而四圣祠则为当时成都第一座禹庙所在地。

明清建筑群的“西洋时光”

在一百多年前,一些外国人在此居住,并随之带来了西方的建筑与文化,如基督教恩光堂、基督教会旧楼、仁济教会医院遗址等,四圣祠西街则集中了谢无量先生故居、四圣祠西街44号民居等明清四合院建筑群。

成都市二医院附近的恩光堂

1891年,加拿大英美会对华传教,已经在华传教多年的资深美国籍传教士赫斐秋,1840年-1904年,原属美国美以美会),和加拿大传教士何忠义夫妇、司徒芬孙夫妇、启尔德医生夫妇、赫尔等一行9人,成为该会来华的第一批传教士,于1892年初到达四川成都,他们在四圣祠买下一片菜地,1894年建立了存在至今的四圣祠礼拜堂。一年后毁于反教风波(成都教案)。次年又重建。

值得的一提的是,1892年2月,启尔德、斯蒂文森等医生来到成都后,还租用了四圣祠北街12号的民房创办了西医诊所,名为四圣祠福音医院,这座诊所式医院,也是川西历史上最早的一所西医医院。

1914年,这家医院成为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实习基地,后更名为仁济医院。1949年由解放军晋绥军区民众医院接管,1950年组建为川西第二医院,1952年正式更名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在这条街上时不时能看见穿白衣服的医护人员,因为,与成都市二医院连得太紧了。不光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连接紧密,从“历史、血缘”上来说,恩光堂与二医院更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一同降生,一起长成今日这模样。

另外,医院以前有一栋华丽西洋情调的大楼,据说是1910年建成的,以前是住院楼,但上世纪90年代被拆除。

三条街道多有大户公馆

家住成都武成大街91号的老人李树桦记忆说,以前的四圣祠共有西街、南街和北街三条街道,呈丁字形布局。他记得,上世纪50年代,三条街交汇处有一破庙,供有菩萨,后为豆腐坊,兼卖些小菜,因计划经济难以维持,上世纪60年代末期就关门了。上世纪80年代后期修东延线,四圣祠西街与武城大街贯通,将医院宿舍分割成了两半,西街的残留部分迄今还保留有很少的一些破院烂房等待拆除。

老巷子的旧时光

锦江区地方志资料介绍,旧时的四圣祠南街,有许多大户人家的公馆,门匾门墩气派,内有平房花园,大门紧闭显得阴森,沿街的铺面白天经商,晚上装上门板即可居住,很有四川民居特色,可惜都已经荡然无存。四圣祠最长的是北街,大约300余米,其中的教堂和医院几乎占据了整条街道,最北边是成都印刷一厂,因污染重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工厂就变迁了。

也有很多四合院

曾经的四圣祠西街44号,是典型的川西四合院,以前,开井里种满绿色的植物,石灰加的糯米后的白色浆灰比青砖还耐久,粘性好,坚硬。屋子里的大树如此生动地、活生生地和人深度地生活在一起,就像家里的一件物品,一个摆设,一起成长的见证。据说,这个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原来的主人是一个国民党上校,几年前还从台湾回成都看过这个院子的。

谢无量先生旧居,当年位于四圣祠西街36号附3号,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属清末时期民居,结构为砖木结构。谢无量生于1884,清末任成都存古学堂监督。曾在孙中山大本营任孙中山先生秘书长、参议长、黄埔军校教官等职。之后他从事教育和著述,任国内多所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谢无量历任川西博物馆馆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记得往年子,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站在后座上的我,在四圣祠街的小街里穿梭自如。现在,窗外的吆喝声也在梦中渐渐淡去了,醒来只剩下耳畔汽车一辆辆通过留下的喧嚣。”二医院职工老李介绍说。

当年有很多明清建筑

抗战时冯玉祥在此演讲

四圣祠还有一段抗击帝国主义的历史值得一提,那就是“成都教案”。

1895年端午节,成都的群众在教堂附近举行欢乐的掷果活动,习称“李子会”,英、美教士竟无理士涉,捕去三个小孩入教堂,还把前去交涉的人也扣押起来。这下激起众怒,当晚便将四圣祠的福音堂、英美会以及内地会、天主堂焚毁,酿成了“成都教案”。清政府畏惧老外,又是道歉,又是赔款,并将四川总督刘秉璋及一些官员革职,还关杀了一些无辜平民。

1900年义和团事起,堂再次被毁,又再次重建,可容300人。此后,教堂周围陆续兴建了男女仁济医院、华英书局、华英女中、协和女师等众多机构,信徒大量增加,于是在1920年发起了“百万砖”运动,新建可容千人聚会的带钟楼的礼拜堂,风格属于简化的哥特式。次年落成,设计者是加拿大人苏继贤。

锦江区地方志资料介绍,1942年8月,冯玉祥将军到成都灌县给四川青年夏令营的营员作抗日救国的讲演。9月13日,是一个星期天,应朋友之约,冯玉祥来到市区四圣祠街的基督教堂去讲演。他演讲的题目是“节约献金救国运动”。

现场,冯玉祥不但引经据典,还讲了浴血奋战在抗日前线的军人们的英勇事迹。他说:爱国的方法不一,可以出钱,可以出力,更可以出命。他列举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人弦高,出钱、出力挽救了郑国。当时,他曾经的部下张自忠将军在与日军的决战中壮烈阵亡。

9月15日,四圣祠街华英书局的邱德容女士给冯玉祥送来了一封匿名信,邱德容在四圣祠教堂做礼拜时当主持,与冯玉祥很熟悉。冯玉祥接过邱送来的信一看,里面装有法币200多元。信的落款是:良心稍微醒了一点的一个听者。

据说,四圣祠西街36号小院,就是抗战时期冯玉祥在成都的住所。

一个城市需要老建筑,它是市民与历史对话的纽带。建筑,也梳理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肌理。当很多年轻人还没来得及学会品位老建筑与世无争的宽容和静谧之美时,老屋就和这个时代擦肩而过了。田慧敏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