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胜利百年① | 14万华工以铲代枪 为中国赢得战胜国地位

封面新闻 2018-11-12 13:03 49587

封面新闻记者 宁宁

20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百周年纪念日。纪念日当天,60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法国巴黎举行纪念活动。在国际仪式环节,法国高中生朗读了6段纪念停战日的文字,其中一段文字出自中国劳工之手,这也是华工这个群体首次在法国国家层面的纪念活动中获得承认。

法国总统马克龙发表演讲,呼吁世界领导人不要忘记过往的历史教训

1917年4月19日,一千名中国劳工经过三个月的远渡重洋,抵达法国勒阿弗尔港(Le Havre)。这是第一批抵达欧洲的一战华工,在英军的雇佣下,他们从这一天开始了疲惫而未知的劳工之路。随后,中国劳工陆续抵欧,成为一战协约国身后最牢靠的后勤倚仗。

从1918年11月1日开始,到1921年结束,14万华工中大概有11万人左右最后回到了中国。除去留在英国和法国的华工,大约有2万名华工渺无音讯,埋骨他乡。其中留下名字的,只有1874个。

华工1917年在山东威海卫登船前往欧洲

14万华工以铲代枪,用汗水和生命赢得中国战胜国地位。

但长期以来,华工们的劳动与贡献被西方社会所忽视,直到近年来才引起欧洲相关学者的关注。

“这样说更恰当些,直到最近之前,英国方面的历史研究学者们一直将重点只放在英国人和英国在一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上。今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英国国内因此启动了一个纪念项目,这才有机会重访那场战争中其余重要的参与者,已经关注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杜伦大学博物馆馆长克莱格·巴克利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同时,一些驻英国的中文机构也在积极提升中国在一战中的影响力,强调中国人在一战中所做的贡献。在英国,相关主题的展览仍是空白,这段史实可谓尘封在记忆的深之又深处”。

编号,代表着华工的身份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方面由于西线战事的惨重伤亡,英国国内的劳动力短缺已成为当务之急。英国政府为把大量部队从后方的繁重劳动中解脱出来,许多工作转移到了女性身上;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正处在从帝制走向共和的巨大转型中。中国政府迫切期待参与国际政治,从而将目光投向了对协约国的劳力援助。

因此,自1917年初,英国军方从中国北部招募了大量劳工,招工中心就设在山东威海卫。烟台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以威海作为招募培训和运送劳工的出发港口。英国人认为,“威海人身材高大、强壮,适应欧洲的寒冷气候”。

应征者在招募现场按手印

应征者不断,落选者也不少。有人估算,入选率仅为四成,糟糕的牙齿状况和当时肆虐山东的沙眼病是导致落选两大原因。入选后,每人会分到一套行军用品和一只刻有入伍编号的黄铜手环。编号,而非姓名,代表着此人服役期间的身份。这也同样反映在了战后颁给华工的勋章上。

动身前往

据统计,大约有9.6万名中国劳工应征为英国效力,作为中国劳工军团的一部分远赴西线。

漫漫长路,道阻且难。在茫茫大海的颠簸下,在德军潜艇的威胁下,华工在前往欧洲的途中有超过700人丧生,虽然确切的数字还存在着争议。

赴欧之路分为两条:一是走西路的运兵船,或从苏伊士运河上过去,或从海上绕过非洲大陆抵达英国西海岸;更多的船选择了向东行驶,从加拿大的西海岸登陆,横穿北美大陆,再登上运兵舰,穿过大西洋,抵达欧洲。

在加拿大境内运送的8.4万名华工是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应加拿大政府要求,华工一上岸便进去有重兵把守的营区,“像装车的牲口一样,被禁止离开车厢,像犯人一样被严防死守”,横穿过4千英里的北美大陆。

驻扎与劳动

华工的住宿条件十分简陋,有时候住在帐篷里,通常却住在兵营里。

据相关资料显示,华工每天工作十小时,没有休假,但周日下午可以获准外出,合同中还准许停工过中国传统节日。

每天十小时的工作结束后,华工可自行安排,运动、看戏或者学习新技能。一些知识精英由中国基督教青年会来到驻地,帮助华工给国内的家人和朋友写信,教他们认字、写字,启蒙他们对中国国际地位的认知。

合同上规定了华工不派战斗任务,但事实上,他们在西线后方服从英国陆军军官和非委任军官的指令。

华工在营区银行存钱

华工承担的工作十分繁杂,有的在法国各码头工作,有的装卸铁路运输来的货物,有的修建公路、铁路以及战争前线的堡垒,还有的运输军火。拥有一技之长的华工则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功底,曾有一位英国陆军准将评价道,“他们上手之快,事实上已掌握了部分车间的全部运作”。

拆除、搬离弹壳

停火后,除了清理战场弹药、埋葬遗骸等,华工还承担起了还耕种植粮食的重任。

墓碑上刻着“流芳百世”

《流芳百世:中国劳动团在西部前线》展览一角,由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提供

虽然不用上战争前线,但在法国和比利时服役的华工丧生的也不少。由于是为英军效力,华工也成了德军地面狙击和空袭的一大目标,此外,与军火和炸药打交道的危险公众难免也导致了一些华工死亡。

然而,据资料显示,导致华工死亡的最大原因竟然是1918-1919年肆掠欧洲的流感。

但是,关于华工在战场上确切的死亡人数至今都没有明确的统计结果。1917年2月24日,一艘运送900名华工的法国船被德国潜艇鱼雷击中,543名中国人丧生。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政府于1917年8月14日对德宣战。

很多遇难的华工被埋在由英联邦战争公募委员会管辖的墓地中,位于努瓦耶勒的战争公墓中埋葬着800多名华工,另外有40个名字被单独铭刻在了一起,因为他们的实际葬身处已无处考证。

在些葬身异国的华工的墓碑上,用中文刻着“鞠躬尽瘁”,“流芳百世”,“勇往直前”或者“虽死犹生”。

战争的代价,墓碑上刻着中文

除了不幸死亡的,更多的患病或受重伤的华工按照惯例应该被遣返回国。1918年11月,第一批365名华工被送回国,但是直到1920年9月,最后一批华工才踏上回家之路。此外,还有记录显示,有相当一部分华工并没有返回中国,而是留在法国,构成了法国最早的华人社区,而受雇于英方的华工几乎没有留在欧洲的。

登上“俄罗斯女皇”号返回中国

一战中,华工成了展现后方的中坚力量,客死异乡,重伤回国者无数。虽然目前在国内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载已经引起了相当的关注,但西方世界对于中国对协约国做出的贡献还了解甚少。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英国,现存的4.3万座一战纪念碑中,没有一座是为华工建立。

但是,这段尘封在时间深处的历史正慢慢地向世人展开,娓娓道来中国人在一战中所做出的血泪贡献。

●本文部分参考自英国杜伦大学东方博物馆展览手册《流芳百世:中国劳动团在西部前线》(A good reputation endures forever:The Chinese Labour Corps on the Western Front)

●图片来自于威廉·詹姆斯·霍金斯照片集(the WJ Hawkings Photographic Collection),版权所属威廉·詹姆斯·霍金斯的孙子约翰·德鲁西(John De Lucy)先生。

评论 1

  • 我就是你 2018-11-12

    在记忆深处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