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教授陈锦棠:四川有基础创新出本土化的社会志愿服务模式

封面新闻 2018-11-07 22:46 38408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殷航

和沈文伟一样,北京师范大学- 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书院社工及社会行政系教授陈锦棠也对四川了解颇深。“512”汶川地震后,当时还是香港理工大学教授的他,开始一次次往返于川港两地,为灾后重建提供帮助,在他看来,四川完全有基础创新出一个本土化的社会志愿服务模式。

“四川的民间凝聚力很强。”陈锦棠认为,这是四川发展志愿工作最得天独厚的土壤,川人骨子里的友善豁达,面对灾难后的坚强乐观,让志愿服务的内容先于形式在四川落地。

陈锦棠说,相比国内的其它城市,四川发展志愿服务的动力不同,地震后,许多的义工机构自发出现,在还没有政府扶持的情况下,就已经蓬勃发展起来了。他还记得,汶川地震后,四川一位医生辞职,带着家里的30万存款,成立了一个很小的民间义工组织,最初运转困难,但仍坚持志愿服务,直到后来,随着组织运作越来越专业,现在已经是政府购买其服务的专业义工组织。

“这样不求回报的付出,是义工精神最原始的内核。”见证四川志愿者组织的十年发展,陈锦棠感触颇深,当年,汶川地震后,18万余名志愿者进入灾区,为四川本土培育了带不走的公益社会组织,十年间,四川的志愿者和社会组织迅速成长,专业化水平日益提升,能更从容应对灾难,全方位参与社会治理实践。

“这样自己摸索走下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有着更多的本土化和实践性。”今年6月,陈锦棠再次来到四川,这一次,他更多的感受在社区中,群众居民之间的相互帮助,“这其实也是一种志愿服务,只是大家还没有意识到。”

如今,陈锦棠依旧关注并参与着四川志愿服务的建设,他所在的一个名为“参与式评估交流群”的讨论组内,174名成员中不少来自四川的志愿者组织,“这个群每天从早到晚都在说话,大家都在讨论,怎么把志愿服务做到更好,大家都是势头很足呀”。

评论 1

  • 李阳493677 2018-11-08

    👍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