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 | 宝瓶口到寒潭伏龙 看汉字书写之谜

封面新闻 2018-11-07 18:57 35623

都江堰

□南港

作为中华文化划时代杰作的都江堰,吸引着众多中外专家、学者、游客,世人无不为之震撼,为之赞叹。

然而,站在人字堤“实灌一千万亩纪念碑”前,镌刻在玉垒山虎头岩壁下的“宝瓶口”、伏龙观岩壁上的“离堆”及“寒潭伏龙”几个字的书写顺序却引起了质疑。为什么“宝瓶口”从左到右,“离堆”“寒潭伏龙”却从右到左书写排列?

宝瓶口

汉字向左书写

及阅读顺序的形成

古代汉语是自上而下,从右至左读写的。那么,这种顺序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古汉语的书写阅读顺序和现代汉语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是在竹木制作的简牍上写字的。一般来说,他们是在窄长的竹片或木片上写好字后,用绳将其串起来,再卷成册,做成竹木简牍。其实,汉字中的“册”就是简牍的象形字。特别是在竹片上书写时,由于竹片纹理的特征,自上向下书写更顺当。而且,在毛笔发明前,竖着在上面刻字也比横着在上面刻字方便得多。再就是,被卷成册的简牍竖着携带,横着展开也成了古人阅读的最佳方式。由此,便形成古文自上而下竖着排列的习惯。

汉字行序的形成与竹简装订形成有关联。古时候,人们总习惯于右手握住简牍的右端,左手展开卷册。当然,在右手书写时,左手向左打开竹简,更顺势自如。上一竖行写完,下一竖行自然从左边顶端再起。长此以往,便形成汉字下行自右向左的书写及阅读顺序的习惯。西汉年间发明的造纸术,在东汉时通过蔡伦改良推广得到普及,纸取代了竹简,毛笔也取代了刻刀,但是,这种书写习惯仍然延续到近代。

另外,也有不少的学者认为,汉字竖排下行向左书写及阅读顺序的形成,反映了古代的尊卑观念。古时,上为君,为父母;下为臣,为子女。右为大,左为小,“无岀其右”。

世界上有文字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书写及阅读习惯。阿拉伯语国家和以色列就是横排向左、行序向下。在古希腊和中东地区,甚至还出现过一种十分奇特的书写排列方式,叫“牛耕式转行”横行书写法,即是一行左起,下一行右起,象耕牛犁田一样的书写方式。这种方式特别方便盲人转行阅读,所以,现在的盲文排列就采用了这种方式。而我国蒙古族则采取文字下行竖写、行序向右的方式。

离堆

汉字排列竖到横

因生活习惯改变而变

汉字,作为一种单音节方块字,是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文字。它不仅可以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直排,也可以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橫排。那么,究竟哪种排列更科学、更合理呢?对此,在新文化运动中,作为《新青年》编辑之一的钱玄同,最早提出汉字横排。他在1917年5月建议“把《新青年》从第四卷一号起,就改用横式”。对钱玄同的提议,胡适却提出了委婉的反对,《新青年》也就没有能改用横排印刷。

1950年6月,全国政协第一届二次会议上,爱国华侨陈嘉庚提出了将汉字的书写、印刷统一由直排改为横排的提案,将“中文从左向右横写”。此提案受到了相当的重视,并得到郭沫若、胡愈之等文化名人的撰文支持。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率先改为横排版,并刊登一篇《为本报改为横排告读者》。文章说:“我们认为现代中国报刊书籍的排版方式,应该跟着现代文化的发展和它的需要而改变,应该跟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文字的横排横写,是发展的趋势。”1955年,中央级17种报纸中也有13种改为横排。到1956年,《人民日报》和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图书出版也顺势改为横排。

至于推广汉字横排向右向下书写及阅读,采用横书横排,当时提出的理由是:

第一,人的眼睛是横的,视线范围横比竖宽。甚至有实验证明,横读的速度是竖读的1.345倍(如果现在实验,可能倍数更高,因为这当中习惯的作用比较明显)。

第二,便于各种数理化公式、外文语句、外国人名及地名的排写方便。

第三,可以提高纸张的利用率(后来证明,这个理由不够充分)。

现代社会的主要书写工具虽然大多是硬笔,但这并不是汉字书写的决定因素。如今,在中国港澳台地区和日本,书写和出版仍以竖式为主,横式为辅。日本的小学课本依然竖排,民众仍然习惯于竖式书写。在中国,竖式已有3000多年,而横式还不到70年历史。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横式、竖式各有千秋,重要的是,它是一种文化的需求和表现。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