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泽对话传习志愿者:杜甫在成都写下了最轻松的诗作

封面新闻 2018-11-05 23:30 53461

封面新闻记者 杨帆

11月5日晚,由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承办的“名人大讲堂”首期讲座圆满落幕。随着著名作家李敬泽的娓娓道来,一个真实和鲜活的杜甫出现在大家面前。讲座临近尾声,李敬泽还和现场来自各行各业的六名传习志愿者进行了互动交流。

李敬泽说,明人把杜甫称作诗圣,从此这个头衔流传下来,是诗圣没错,但把他供上了神坛。“其实杜甫一直为老百姓写诗,他就是老百姓。杜甫之前,没有诗人专为平民写诗,诗歌几乎只被门阀和贵族阶层垄断。杜甫开创了一个时代。”

在李敬泽眼中,他更喜欢梁启先生对杜甫的定义——“情圣”,“这个情不是情爱,而是人间情感的那个情,他的诗歌写尽了人间的千回百转和酸甜苦辣。事无巨细,杜甫的诗歌记录了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读完了他的1500首诗,也就读完了他的整个人生。”

聊到情深之处,李敬泽在现场朗诵了杜甫晚年创作的七绝名篇《登高》,成都市石室中学语文老师邓京告诉李敬泽,刚好她马上就要教班上的孩子们学习《登高》,李敬泽笑着说:“这首诗被公认是杜甫的七绝之冠,一点都没错。这首诗最应该学的地方就是无论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应该要有博大宽广的胸怀,就像诗中所写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青年诗人、文学编辑吴小龙则向李敬泽请教了杜甫诗作对中国当代新诗发展有何影响、启示和意义,李敬泽表示,杜甫无论对新诗还是古诗的影响都很大,对新诗而言,他在那个时代写诗就用了很多口语,这也是他给我们的启示。

《杜甫研究学刊》编辑张月则问李敬泽:“杜甫当年在草堂居住了很长时间,其诗歌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对此您如何评价?”李敬泽说,的确他诗风变化挺明显的,来成都之前他饭都快吃不起了,来到草堂后总算安定下来,心情放松下来,因此诗歌也变得不那么沉重了。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谢君兰和四川人民艺术剧院话剧演员姚东伯的问题都是关于杜甫和成都结下的缘分,李敬泽称,我们经常看到杜甫画像皱着眉头,苦大仇深的样子,但这不是他的全貌,他也是个可爱的老头,天真而热情。在成都居住的时间,杜甫就创作了不少轻松和明快的诗歌。“杜甫是唐代所有诗人里最热爱生活的,所以他来到成都这座城市非常自在。”

讲座现场还有媒体记者提问李敬泽:前不久举行的第二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上,法国诗人勒芒提到视杜甫为知己,称很多法国人喜欢这位中国诗人,为什么杜甫能赢得这么多国外粉丝?李敬泽笑着说:“一点不奇怪,杜甫是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诗人之一,杜甫诗中对人性和情感的复杂进行了深刻有力的表达,因此不仅能打动我们,也能打动别人。杜甫已经陪伴我们走过了1500年,还会越走越远,也会走到其它国家去。”

评论 4

  • 糯米粑粑 2018-11-06

    发现诗歌之美

  • 我就是你 2018-11-06

    不错👍

  • fm517744 2018-11-05

    看过

查看更多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