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遗事|曾宗巩家族往事③:甲午战后投身翻译,与林纾合译十余部著作

封面新闻 2018-10-23 11:06 29273

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甲午战后,北洋海军的将领几乎全部被革职处分。1899年重建海军后,叶祖珪、萨镇冰等甲午海将被重新启用。

但曾宗巩此时并没有回到海军,而是来到京师大学堂,由此完成独特的身份转变。

京师大学堂创设于1898年,是清末维新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1902年,在经历八国联军的占领和破坏后,大学堂恢复,同时恢复设立译书局。

京师大学堂匾额。

据《京师大学堂(癸卯)同学录》记载:译书局总办兼考校处严复(几道);分校常彦(伯奇)、曾宗巩(幼固)、胡文梯(步青)、魏易(聪权);笔述林纾(琴南)、陈希彭。

罗惇曧1912年在《京师大学堂成立记》中记录“严复为总办,林纾、严璩、曾宗巩、魏易副之。”

罗惇曧当时在京师大学堂的编书处担任分纂,编书处常与译书局合称为编译书局,两个机构关系密切。罗的记载实际也反应了当时五人在译书局的活跃和重要程度。

严复被聘为译书局总办,众望所归。1985年,因受甲午战败的刺激,严复开始述译《天演论》,经过多次修订、增删,在1898年6月正式出版,一时洛阳纸贵。

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的西文书籍报销册。

林纾因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成功,在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翻译家。他因不懂外语,需要翻译者进行口述,他则“笔述”。

严璩是严复的长子,当时刚从英国留学回来,通晓英国正统学派的经典文献。在译书局期间曾与严培南(严复族侄,1895年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毕业)、林纾合译《伊索寓言》。

魏易,当时已在京师大学堂出任英文教习。在此前一年,他刚和林纾合作翻译了著名的《黑奴吁天录》,即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翻译译此书时,正值“辛丑条约”签订之年,因此怀着“触黄种之将亡,因而愈生其悲怀”的心情两人翻译了该书,以期“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

林纾译书的这一初衷,与严复不谋而合。

严复在亲自拟定的《京师大学堂译书局章程》中,明确指出编译宗旨,一为开通民智,不主故常;二为敦崇朴学,以救贫弱;三为借鉴他山,力求进步;四为正名定义,以杜杂庞。

从日后来看,严复提出的这一宗旨,深深影响了曾宗巩。日后他不管是翻译小说,还是翻译军事文章,都遵循了这一原则。

现在还无法确知曾宗巩是如何进入译书局的,从人事关系上推测,应该与严复有关系。曾宗巩在天津水师学堂读书时,严复是学堂的洋文正教习、会办,后来又升任总办,有师生之谊。

1902年京师大学堂教师在藏书楼前合影。

另外,能到译书局工作,说明当时水师学堂的英文教育是非常成功的。

在《北洋海军章程》的“招考升学例”中,学生在堂四年应习课程的第一条就是“英国语言文字”。章程解释说:按泰西各国各有水师,皆用其本国文字。即邻国时有新闻,自有译官翻译,无专使人习英文者。中国翻译人少,译馆未开,且水师事宜英为最精,故入堂学生先习英文,非为酬应通情,欲使他日温故知新,有所进步,不致隔膜。

英文考试的项目则有“默写字音”、“文法”、“由汉译英”、“由英译汉”。

严苛的英文教育,为曾宗巩打下基础,从日后曾宗巩和严复的工作交集看,很可能是曾宗巩的英文水平引起了严复的注意,将他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

曾宗巩也由此和林纾产生交集,和翻译工作结缘,即使后来译书局在1904年停办,两人依然合作翻译了十余部著作。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