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彭启月:留住生命里的一片绿叶

封面新闻 2018-10-09 15:41 37551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高2017级理科A+1班 彭启月

每当高空的卷云漫不经心地爬上我的窗台却又被窗口的绿微微遮挡时,我的思绪总会被它带到老远、老远的童年。

我的童年大部分都是在老屋度过的。

老屋是一座不很大的瓦房,被四季常绿的竹林紧紧包围。屋前是一条狭窄的小路,路不宽,却有两排挺直的树木分立在小路两旁,像是特地来守护这条有些可怜的小路的。

路的一旁,有着一条并不比小路大许多的河。河中的水永远不满,即便是到了雨水充沛的夏季,也见不到水位急剧攀高。到了滴水不下的冬季,河中的水却永远不见干涸。

河的另一面,是一大片农田,玉米、水稻、小麦不断轮作。我早已想不起农田绿得油亮的时辰,印在我脑海中的,只有它金黄的丰硕而已。

如此看来,小河像一条银亮的绶带将老屋的农田分得鲜明。

我无法对老屋周围的种种奇异解释清楚,便把这一切归功于我那长寿的曾祖母。

我曾多次询问曾祖母的长寿秘诀,但她从不作回答,只是咧着早已掉光牙齿的嘴笑笑。

时间已将曾祖母的声音磨尽,使得她的声音再也无法在我耳畔响起。曾祖母在我脑海中只剩下如下的形象:一顶款式从未变过的红色毛线帽下,一张颧骨有些突出的脸,脸上总挂着一张微笑的、有些凹陷的嘴和一双有些苍老发黄却又十分明亮的眼睛。

曾祖母檐下也曾充满过欢声笑语,那是因为她的10多个孩子。

这种热闹的持续到我稍大一些的时候,便不知道从哪里悄悄溜走了。陪在曾祖母身边的,只有她的残疾、终身没有婚配的小儿子,其他儿孙只是偶尔回到老屋探望她。

我长大了,在老屋的日子也渐渐零碎了。每当回到老屋时,曾祖母总让我搀着她去小河拐弯处的一棵桑树下——这是只属于我们的秘境。

曾祖母腿脚不灵便,那根稍有些斑驳的拐杖是她最忠实的挚友。曾祖母就是这样搂着我并携着她那朋友踱到树下的。

桑树盘虬卧龙般的枝干织成一张密密的网,罩住了太阳,罩住了天空。夏天,满树饱满的紫黑果子如期而至,曾祖母让我享尽这美妙的甜蜜,非得看见我满口的牙染成黑色,才愿同我回家。

再后来,老屋往昔的热闹又重现了。那是曾祖母百岁宴时,各行辈的人们互相关爱,曾祖母房前的门槛很快被踏矮了一截。

我曾从未想过,我对曾祖母的一句晚安,竟成了我们之间永远的诀别。

曾祖母的人生历经100多年的岁月,跨越两个世纪的年华。寿终正寝,曾祖母的死充斥的不是悲伤。葬礼办得很风光,本村和邻村的所有人都前来吊唁。

这也许是老屋最后的热闹吧。瓦房、农田、竹林都随着曾祖母的离世而消失了,这更让我感到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她而生的。

桑树呢?它的枝叶依旧繁茂,可再也结不出果。它身边原本光亮的小河褪去了光彩,变得黏稠、污秽,像是桑树眼泪流尽后肮脏的痕迹。

老屋已死,除过曾祖母坟前的苍松翠柏,老屋的遗址早已没了一星半点的绿。  (指导老师 贺晓珍)

【“少年派”栏目征稿启事】

1.作者范围: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2.作文体裁不限,字数400-1200字。必须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严禁抄袭),而且该作品是第一次投稿(此前没在其他公开出版的报刊发表),请取消“一稿多投”的念头。3.投稿时,请将作文直接写在邮件正文中,切忌用附件。4.请务必留下详细的学校、班级和个人姓名信息,提供能保证收得到邮局汇款单的详细地址、学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缺一不可。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5.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6.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邮件标题前标注“少年派”。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