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克重的国宝金龟,藏着乾隆民士的传奇

封面新闻 2018-09-25 14:15 35014

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金沙志愿者张艳供图

在金色记忆特展上,有一件闪闪发光的金龟,昂首挺胸,栩栩如生。

这是一件国家一级文物。1988年4月8日,四川绵竹市东街商业场施工,基建工人在挖基槽时,于地下2.8米深处发现一个金光灿灿的物件。县文管所闻讯后赶到施工现场,在公安部门的配合下,收回了这件珍奇的文物。

金龟

唐家衙门出金龟

金龟的腹部呈盒状,上覆盖龟壳,为0.5毫米厚的金皮加工而成。龟腹前后两端连接着头尾,服下原有四足,出土时损坏。金龟从头至尾全长16厘米,龟背壳上10.6厘米,宽8厘米,重150克,含金量85%以上。金龟工艺精湛,造型生动,具有写实风格,头、尾、背、腹均施精美的仿龟纹饰。

据挖土民工反映,出土时,金龟四周有残破的银皮包装物,但其原形已难确定。出土时龟体外形因土层叠压夯筑而卷曲变形,用手稍加扳整已复原形。

金龟出土于“唐家衙门”遗址。原建筑物规模较大,富丽堂皇,门前有大石狮一对,又因唐家三代做过知县,故县人皆称这处唐氏居宅为“唐家衙门”。据《绵竹县志》载,唐氏一家在清代中期为世代书香显宦。尤其是唐乐宇更是乾隆一代名士,在政界和学界有一定影响。

唐乐宇是清代中叶绵竹唐氏一门中最重要的人物,金龟出土的位置正好在唐家衙门的厅堂地基之下,根据金龟出土的基坑剖面的地层土质可以看出,从表土层起,叠压了三层废弃的三合土,这是200多年历史沧桑变化的见证。初步推测,出土的金龟为唐乐宇的遗物,唐氏建房时,为了镇池脉而将这一宝物用银盒盛着埋入地下深处。两百多年来,金龟的埋藏处不为人知。这次出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件罕见的黄金工艺品,同时也为地方史志研究提供了物证。

乾隆民士唐乐宇

唐乐宇,字尧春,号九峰,别号鸳港,清代诗人。他的高祖唐敬一出自遂宁黑柏沟张氏家族,与清朝第一清官张鹏翮同祖。从唐敬一到唐乐宇的父亲唐叔度几代人,都做过官,唐家可谓是书香官宦之家,家境殷实。

唐乐宇年少夙慧,读书过目成诵,通晓经史和诸子百家之学以及天文星数之学。乾隆27年(1762年)中乡举,4年后中进士,时年27岁,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英廉尤器之,后升员外郎,保举钱法堂监督,礼部郎中等职。在任贵州平越知府期间,兴办教育,调理民族关系,政绩显著。工诗,有《鸳港集》传世。尤精九章算法,兼擅六壬星命,著有《奇门纪要》《步天简法》《佛经译纂》等书。生平好购书,官监督时领取的俸禄,都用来购买经书。

乾隆55年(1790年),他调任贵州南笼太守。次年春,唐母去世,他扶柩往老家绵竹赶去。途中,由于哀愁劳累,客死在川东夔府云阳江船上,享年52岁。唐乐宇的遗著有《南笼遗稿》《黔南诗存》等。

金色记忆展海报

孤身阻止大罢工

钱法堂是清朝管理钱币铸造的机构,下设铜署、铅署,有铸工上万人。唐乐宇任钱法堂监督期间,曾遭遇铸工罢工。他凭一人之力,阻止了喋血京城的大事件,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铸工们不满署官和炉头克扣饷银,奋起抗争。署官和炉头吓坏了,急忙请求京师九门提督派兵前来弹压。官兵包围了工场及周围的胡同和栅栏,流血冲突一触即发。

唐乐宇赶紧阻止官兵,请求他们不要激化矛盾,然后跑到铸工棚舍,与工人们商谈,承诺要彻查饷银贪腐,并限期偿还欠薪,还拍着胸口承诺“万一银两不到位,我到时给你们”,这才化解了罢工。

唐乐宇此举出尽了风头,却招来了同僚的忌恨。不久之后,他被外放到贫乡僻壤的贵州平越府任知府,一去就是20年。他任劳任怨,勤政爱民,大力发展教育,兴建书院,还以重金礼聘浙江名士叶梦麟前来执教。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