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王江泽:漫漫戍途,铮铮铁骨

封面新闻 2018-09-17 16:56 34106

江苏省泰州中学高2016级15班 王江泽

伊犁城外,残阳如血。临近日暮,东边月亮已经悄然升起,戈壁上仍蒸腾着一阵阵的热气,炙烤着大地。

远处,一支马队缓缓行来。长途跋涉的马儿饱受酷热摧残,耷拉着头,有气无力地踱着,在大漠天地间留下断断续续的蹄声。

一只枯瘦的手缓缓掀起厚重的车帘,车内一位老人,微微眯起双眼看那西天血色的残阳,夕光斜斜地落入车内,照亮了身上那件因岁月磨损而破旧的布衣。

他的双眼早已混浊模糊,西北的风沙与一路的颠簸不断摧残他老病的身体。他仍在用心力支撑着,混沌的瞖眼中倒映着残阳,透着忧郁,也透着坚毅。

他,就是林则徐,两年前因虎门销烟而名动朝野的林则徐。

仅仅数年前,他还是奉旨禁烟、皇帝御封的钦差大臣。他的奏章“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朝廷几无可以充饷之银”在朝堂上振聋发聩,写尽了一位忠臣的赤胆和忧虑,也震撼了沉醉在天国大梦里的文武百官和道光皇帝。

他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忧心如焚地急赴广东,除恶禁烟。然而,那虎门海边浓浓的烟火似乎仍氤氲在眼前,那“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的铮铮誓言犹在耳畔回响,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上任仅一年半,先是降职贬往镇海,随后再贬往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贬,直至西出玉门关。

他,从前那个拔山扛鼎的林则徐,已如夕阳一般渐入暮年。他望着西边的落日,心中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像那光影交界处的混沌一样。

他困惑,不是为命运的多舛,而是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感到困惑。一次又一次被贬,是对他一次又一次的否定,否定他的做法,否定他的价值。

他试图向老天发问,但空旷的戈壁,惟余马蹄声声。这些天来,走一天是漫漫黄沙,再走一天仍是漫漫沙海,不见人,不见树,不见市,这漫长的流放之路犹如无垣的囚室。

放下帘子,车厢里一片昏暗。他双目微闭,感受着闷热的气流与隐约传来的嘶嘶风声。眼前又重现数月前长亭送别的同僚与乡民们,那些充满感激与不舍的眼神,那一句句发自肺腑的“徐大人,多保重……”

车窗外,风声渐紧。

“不信玉门成畏道,欲倾珠海洗边愁。”他不怕赴戍边陲,亦无惧个人安危,只是列强虎视眈眈,沿海战局风云变幻。如今,凭这衰朽之躯,在这大漠中,该如何是好?

夕阳渐渐沉下去了,四下空茫一片。月夜之下,风吹石走,似有兵戈之声。

“四海无垠谁共障,九重有命为扃关。”家国万里,国门无处不在,不论是海疆亦或边疆,何处不需要戍守?只要留有一口气,何处不是报效家国之地?

乌云散去,月色朗照,远处繁星点点,悬在无垠的夜空。一切显得如此高远。站在空旷的大漠上,他感觉胸中的郁气,如云烟消散,一扫而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恍惚间,他顿悟了:入仕以来,一路所做的,不正是自身价值的体现吗?若能为百姓苍生尽力,西北大漠又何妨?老死边陲又何妨?!

艰苦的环境可以击败懦夫,却难不倒一个有思想有大志于未来的人。在这条从中国最南端一直到最西北的流放路上,他以一腔忧国忧民的热血,种下了希望之树:虎门销烟、镇海治水、伊犁屯田……

流放之途的寂寞与无助没能郁杀他,却使他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声惊雷:在流放的3年多里,他呕心沥血,拖着多病之躯,驾车亲历勘察,行程两万余里,所到之处兴修水利,沧海变桑田,林公渠、林公井,造福一方。

他的灵魂,将永远充盈在这条流放路上。

【“少年派”栏目征稿启事】

1.作者范围: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2.作文体裁不限,字数500-1200字。必须是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严禁抄袭),而且该作品是第一次投稿(此前没在其他公开出版的报刊发表),请取消“一稿多投”的念头。3.投稿时,请将作文直接写在邮件正文中,切忌用附件。4.请务必留下详细的学校、班级和个人姓名信息,提供能保证收得到邮局汇款单的详细地址、学生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缺一不可。作者可以将自我简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5.部分作品会被华西都市报《宽窄巷》副刊选用。6.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邮件标题前标注“少年派”。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