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现·老成都记忆|簸箕街的城隍庙

封面新闻 2018-09-09 21:59 34257


簸箕街

张浩明

出北门大桥,便是簸箕街,过去还细分为上街、中街和下街。相传簸箕上街曾有一簸箕石,故街以此得名。川西坝子的簸箕与《词源》上所绘的北方簸箕呈棕子形不同,乃是一篾条编织的圆形篮子,中间无孔。那么这簸箕石定当也是圆形的?只是年辰久远已无从考阅了。

旧时,簸箕街为老成都干菜货业的集散地,经营地方土特产和干的海产品。那时商家又多叫这条街为货栈,临街的小铺子有不少小仓库,仓内有从河上运来的棉花、麻布、红糖、黑木耳、干菌子……有些书上还记载簸箕中街还建有迎恩楼,为清代地方官跪迎诏书之处。

然而,簸箕街让我最难以磨灭的记忆还是城隍庙,老成都称为“北门城隍庙”。

成都历史上有五座城隍庙。地处簸箕街的北门城隍庙,虽说属过去成都县城隍庙,但其规模比东大街的成都府城隍庙占地多,人气旺,香火更盛。而东门玉皇观街的华阳县城隍庙,还有花牌坊附近的都司城隍庙,大墙东街的都城隍庙名气不大,香火不旺,衰败毁弃更早,人们的记忆也就更加淡薄了。

从簸箕上街往前走,拐进城隍巷不足百步,只见人流熙攘,挨肩接踵,一对硕大威武的石狮子守护在城隍庙大门前。石狮环眼暴突,炯炯有神,两只前爪立地,身形矫健雄猛,未进城隍庙的门槛,已经有人向石狮朝拜了。

进得庙内最容易发现的是黑无常白无常,两个小鬼身着黑白长衫头戴黑白高帽,手上虽拿着索命的三尺铁链,神情却是嬉皮笑脸,多少有点像戏曲台上的喜剧角儿。而那牛头马面,一身戎装,手持刀叉,俨然两位壮士守在阎王殿前。那阎王一张黑脸,身上的衣袍却与人间帝王无异。头上的冠冕璎珞摆动,既富丽堂皇又威风八面。阎王左右有两个判官,留三柳须;一个手持铁笔,一个手拿生死薄,面目肃然,看样子很不好通融。

庙内阎王殿每日游人最多,人们凝望塑像,也思作人的道理,也许这是民间上千年流传下来的惩恶扬善的天理正道。关于鬼神的记忆,在这里最初萌芽,倘若一个人不敬鬼神,不怕报应,无法无天,那是什么弥天坏事都敢作的。记得母亲那次带我来,要我规规矩矩地向阎王作揖叩头,并教我念念有词:“跟好人,学好人,做好人!”

随后我和母亲又去了城隍庙供奉“送子娘娘”的大殿。这里年轻的男男女女较多,但女的比男的多,男人女人都作揖叩头,口中还念着什么词儿,到底念了什么却听不大清楚。娘娘造像丰腴,很像人间一个充满活力的健壮母亲,四周上下几层塑有几十个金童玉女,个个都活泼可爱。要是你喜欢上了哪个金童玉女,想求子,便剪下女方的一束头发,挂在小菩萨的脖子上。

记得那天母亲身旁走来一个年轻女子,她问母亲“孃孃,我该咋个念”?母亲说我有个侄女曾是这样念,后来果然灵验了!“童儿童儿你跟妈妈走,妈妈给你做双红花鞋,你爸爸还是个好秀才!”年轻女子双手合什念了好久,并告之丈夫是个大学毕业生,也算秀才啰!

逛完城隍庙的十殿,里面还有个很大的后花园,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假山、鱼池、亭台应有尽有;这个后花园改建成了后来的城北体育公园。可惜的是北门城隍庙还是被拆毁了,改作了电器市场。北门城隍庙唯一幸存的是门口那对石狮子,如今屹立在望江公园门口。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