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李华刚(图片及视频由受访者提供)“最美是故乡,好吃在家乡。”一谈到好吃的,无数人都会对自己家乡的美食如数家珍。这些天,一部关于边城叙永县的非官方美食纪录片火了。豆汤面、豆花饭、老腊肉、鲜肉饼、桃片、鸡蛋糕……每一道美食都是泸州市叙永县的特色美食,是那么的普通,又是那么的令家乡人回味无穷。网友评论,这是叙永版的《舌尖》、《舌尖上的叙永》。
其实,这部非官方版的民间美食纪录片,是一名从小在叙永土生土长的“熊孩子”拍的。
他叫罗帅,他的这部家乡美食纪录片叫《故香》,而这也是他的大学毕业设计作品。两年前,他的答辩老师以3A全优的成绩给了《故香》一个巨大的认可。
读大学前,罗帅就读于叙永一中高2012级10班,他的同学看到这部美食纪录片后留言说:“高一时,他是我的前桌,那时候只是觉得他嘴巴很讨厌,我从来都说不过他,现在才知道人家有多厉害,同学!很棒!”
《舌尖》剧组未曾到叙永 他就自己拍
“之所以拍这样一个题材的片子,是因为我一直想模仿着拍一部纪录片致敬《舌尖上的中国》。”罗帅说,《舌尖》系列的纪录片是他的最爱,没有之一。“前两季的《舌尖》我看了应该有不下50遍吧,真的太喜欢了。还有一个原因是,《舌尖》系列纪录片走遍了世界但却没有走到叙永,这让我感到很遗憾,所以我一直想找个契机,能把家乡的美食美景拍下来让大家看到,弥补我心里的遗憾。”
罗帅2016年毕业于四川传媒学院,也就是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的最后一届毕业生。
“2015年,当时我大三,我一个人拖着一堆设备开始了《故香》的前期拍摄,没有资金,没有人员更没有强大的团队,唯一的外援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对我的技术指导,以及学弟帮我完成的航拍。”罗帅说,现在想起来当时真的是天不怕地不怕,“现在,你让我在当时那种条件下就要去拍一部美食纪录片的话,恐怕我会觉得很荒谬了。”
一个人独立完成 毕业设计获得3A全优
罗帅说,由于片子时间跨度挺大,所以拍了有大半年时间,然后开始后期制作。“那段时间常常剪到放空和发疯,并且在深夜剪辑,又累又饿,还要盯着那么多自己原本就了解和喜爱的美食反复看,真的可以说是很煎熬了。”
就这样,后期剪辑大概做了有四个月的时间,2016年6月份《故香》就成型了,罗帅也因它而顺利毕了业。
“当时的答辩老师根本不相信这是我一个人能够做出来的片子,还好记录员是我大一时候的辅导员,对我比较了解,帮我做了证,最后答辩老师以3A全优的成绩给了《故香》一个巨大的认可。”
毕业两年后作品现身网络 了却夙愿
两年前完成的作品,为何今年才突然火遍网络?罗帅说,毕业以后,片子也就压在他的硬盘里没有拿出来展示,当时只有少数的家人和朋友看过《故香》。
但是常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把片子发出来给大家欣赏,压在硬盘里岂不是可惜了。最后,罗帅考虑再三,才在工作之余,抽时间协调身边所有资源,对《故香》进行了重新的写稿、包装、校色以及配音。“并且所有参与制作的幕后人员都是我刷脸卡请来的,他们在没有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依然愿意支持我,帮我完成这一夙愿,也就才有了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故香》。”罗帅说,借此机会,他要再次给参与本片拍摄和制作的工作人员道一句感谢,谢谢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收获点赞无数 但仍有很多美食未能拍完
罗帅说,作品现身网络后,这几天他收获了无数的点赞、鼓励和质疑。“但是我想说我真的尽力了,不管是从客观还是主观讲。我知道片子有很多的不足,毕竟我能力有限,如果换作现在给我足够的时间、金钱和人员支持的话,我相信我能做出让大家更满意的片子。”
另外,还有很多家乡人看到片子后,疑惑罗帅为什么没有讲炸洋芋、春春卷、烧烤以及油素面,等等这些在叙永也很具有代表性的小吃。“我只想说,叙永好吃的太多了,我实在没那么多时间或者精力照顾到每个人的口味,虽然大家所说的那些我也都很喜欢吃,但是如果要全部拍下来,我估计这可能要拍成连续剧才够。”罗帅说,当时他选择代表性美食的考量,是先从名气和他个人的喜好出发的,这也就是他作为导演的这点优先选择权了。
“我是在叙永杨武坊灯光球场和春秋祠的戏台上跑长大的,基本上杨武坊不管是上班的还是摆摊的,一半以上都可以叫得出我的名字,还有一半叫不出我名字的看到我也脸熟。”罗帅将他的美食拍摄地,戏称为“杨武坊经济带”。那里的各种小吃又多又好吃,所以长大了,他就有了要用影像去记录这些美食的想法。
“豆汤面和桃片,不用我多说,作为叙永小吃的代表肯定是首选,并且我都是选择我最熟悉和最喜爱的品牌或者店铺拍摄的,我并没有要刻意去找所谓最有名的那家。”
片中的叙永一中食堂代表了一个群体或者现象,罗帅是从叙永一中毕业的学生,片子里讲课的老师就是他高中时候的班主任鲁正芬老师。“我应该是当时班上她最头疼的学生了,我虽然不做坏事,但一直都是我行我素的做事风格,但是她还是很包容、理解我,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我很感谢她。”
评论 0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