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蜀地曲艺 | 四川扬琴传承人徐述③:深更半夜用脑子过戏,盯到老师的嘴巴“偷师学艺”

封面新闻 2018-11-04 16:50 37924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像 关天舜

以前学扬琴,一无谱,二无词,每天就靠心记。但徐述有股韧劲,哪怕不睡觉也要把词唱熟、唱会。有时深更半夜,她独自躺在床上,脑子里还在打转转,慢慢“过戏”。有时候看到老师一个人在琴旁琢磨唱腔,或打琴“润腔”,徐述便会抓住机会学习,悄悄地站在师父身旁,仔细观察师父操琴手法,模仿师父口型、表情。

“从上学的时候,我就有这个特点:好强。我要当班里的好学生,我的第一篇作文就是全班好学生(作文)。”跟着师父学扬琴之后,根本不用谁去催促她学习。“那时候学艺是老师口传心授,学生耳听心明。他教四句、八句,我一定得念得非常熟了才走。偷经学艺,勤快人都晓得这句话,老师教不到你的,你慢慢去‘偷’嘛。”

看到徐述如此认真,李德才夸她,“你娃娃凶哦,我唱,你都要把我嘴巴盯到。”回忆起老师这句话,徐述笑了,“老师吐字行腔都是有自己的本事的,我要看着学习,看他咋个吐词、行腔嘛。”

有时候,李德才在台上演出,徐述就站在侧幕观察、学习。对于徐述的“偷经学艺”,李德才高兴不已,不但不回避,反而给她讲解,诸如一个“尾音”,一个“仄声”等,许多过经过脉的“润腔”细节。“我的老师对我真的太好了。”说到恩师,徐述眼角含泪,满满的感恩之情。

人物简介:

徐述,1937年12月生,四川成都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扬琴代表性传承人,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1956年考入四川省广播电台曲艺队,师从四川扬琴大师李德才学艺,习男腔、老旦腔。与恩师李德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演出主要曲目有《秋江》《船会》《闯工》《描容》《活捉三郎》等。1958年,参加四川省首届曲艺汇演《拷红》获奖,同年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人的接见。

80年代末,改口传心授教学为电声教学(先将其唱腔录音让学生听后再上琴细教唱腔韵味);1997年,为使新同学有谱可依,先后谱教材:《夜课》《藏舟成配》《三祭江》《伍员渡芦》《拷红》《宝玉哭灵》《渔父辞剑》《静夜思》《阳光三叠》等,并编写《扬琴基础知识》二册,谱曲和文字教材3万余字。

徐述不仅保持传统,自打自唱,唱打皆优,而且自成一派,男腔女腔皆唱,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标志。其唱腔韵味醇厚、丝丝入扣,被著名报人车辐称赞为“清风水月”。

【下期预告】

对于扬琴,徐述不仅保持传统,自打自唱,唱打皆优,而且自成一派,男腔女腔皆唱,成为自己独特的艺术标志。她韵味醇厚、丝丝入扣的唱腔,被著名报人车辐称赞为“清风入怀”。

评论 0

  • 还没有添加任何评论,快去APP中抢沙发吧!

我要评论

去APP中参与热议吧